眼下是水雉育雏的季节,日前,湛江观鸟摄影师在坡头镇垉屋路边的菱角田发现水雉的身影,它们在阳光照耀的菱角田里时而游泳,时而飞奔,时而嬉戏。
水雉是鸻形目水雉科的一种中小型鸟类,生活在热带及亚热带的开放性湿地中,主要为淡水湖泊和沼泽。水雉有着修长的腿,性活泼,善行走,步履轻盈,能在漂浮于水面的百合、莲、菱角等水生植物上来回奔走和停息,且体态优美,羽色艳丽,有着“水上凤凰”和“凌波仙子”的美誉,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水雉家族实行的是“一妻多夫”制度,雄鸟常常会因为争夺配偶权而发生殴斗,水雉的繁殖期为每年的4-9月,通常把巢穴建立在莲叶,百合,水仙花叶以及大型浮草上面,在一个繁殖季节雌鸟大概可以产下10窝以上,每窝可以产卵3-4枚,分别由不同的雄鸟负责孵化工作。
近几年,湛江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良好生态环境优势支撑跨越式、高质量发展,通过落实“优化绿美湛江的空间布局、统筹推进陆海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推进绿美城乡协同发展”三项措施,推动湛江高品质建设以湛江城区为中心的生态“绿核”,构建“一核、二屏、三廊、四组团、多园多点”的绿美湛江生态建设新格局,吸引了蜂虎鸟、勺嘴鹬、黑脸琵鹭、白琵鹭等众多珍稀鸟类来此栖息或繁衍,成为名副其实的“候鸟家园”。作为关键的湿地生态系统指示物种,水雉已经连续几年被观鸟爱好者发现,进一步折射出湛江湿地的良好生态环境。
湛江云媒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