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点亮路灯,实实在在解决了学生夜晚出行难的问题,太谢谢了!”近日,“麻斜—南三路段”增设路灯案的当事人来到综治中心送上锦旗。这是麻斜街道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成效的缩影。
麻斜街道扎实推动“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通过开设街综治中心、发挥基层政法和综合网格力量,发动社会组织,多方共同参与,多元解纷,打造社会治理的麻斜模式,绘就基层社会治理新“枫”景。
“麻斜村委会西山村路口通往南三岛的路段,长期没有安装路灯,存在极大交通安全隐患,请求该路段马上安装路灯并在夜晚亮灯。”
街道综治中心收到群众诉求后,随即启动“中心吹哨,部门报道”机制,迅速召集公安、公检法司、信访等多个部门单位成立工作专班,部署解决方案,列明工作清单。经召开13次专题会议,实地勘察9次,半年内,70盏路灯已安装完毕投入使用。
综治中心是矛盾化解的枢纽。麻斜街道不断建强综治中心,聚焦实用实效。突出党工委总揽全局、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综治中心主任,街道办主任兼任中心常务副主任,副书记(政法委员)任分管副主任。高标准打造中心“五室一厅”等功能阵地,落实制度上墙公示。共投入30余万元建设改造。
麻斜街道还持续创新多种机制模式。落实综治中心“常驻、轮驻、随驻”机制,推进相关职能部门常驻、轮驻。多方联动、定期研判,确保风险隐患稳定可控。街综治中心常驻办公20人,上级单位派驻人员下沉次数达460余次,职能部门随驻办公人员1157人次。
“有问题就找调解团队,真的是既专业又迅速。”董某某刚与屋主协商达成一致,退还房屋押金2000元,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麻斜街道不断推进综治中心与法院多元解纷工作站、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工作站、海螺工作室、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服务站等平台深度融合,实现“一站式”多元解纷。着力整合公检法司等政法力量,配优“一村(社区)两辅警”“一村一法律顾问”,建强调解队伍,推动“1+6+N”工作体系形成预防化解法治化合力。
同时多措并举抓综合网格优化,打造三级综治网格管理体系,落实评优、以案定补等激励机制。及时高效为群众响应,织密社会治理精细网。街道辖区内共划分28个网格,其中专职网格员28名,兼职网格员19名。“每天的运动步数都上万步。一位网格员笑道,他们用脚步走进群众内心。网格员们不畏烈日酷暑,每天走访入户收集信息、排查隐患,并第一时间将信息上传至“粤平安”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的智慧模式,大幅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今年来,街村两级共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477宗,其中涉经济纠纷40宗,婚姻家庭58宗,网格员依托“粤平安”平台录入处置事项267宗,办结267宗,办结率100%。
一是推动搭建议事平台。充分发挥“树下座谈会”等议事服务功能,树荫底下议村务、道家常、听党课。今年以来,开展法治宣讲活动共9场,受教育群众1000余人次。
二是推广实行楼栋长制。建立“网格党小组—红马甲楼长—红马甲队员联系户”管理模式。街道内随处可见身着红马甲的党员穿梭于楼间巷道,对接服务群众,调解邻里纠纷、普法反诈宣传、巡查平安守护。当前麻斜社区共有楼栋长27名,解决诉求18件,提供志愿服务达160余次。
三是有效提升群众自治效能。壮大群防群治队伍,累计发动69名党员和21名志愿者等力量,凝聚“党员+社工+志愿者+义警”红色力量。广纳“五老人员”、乡贤、志愿队组建调解员库,共成立自治调解队伍3支,共54人。麻斜街道累计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治安防控、平安宣传等活动约150余次。志愿团队联合高校进中小学开展法治宣讲活动、退休法官在村里参与调解、乡贤共同参与谋划墙绘活动,这一幕幕成为乡村亮丽的“枫”景线。
2023年海螺工作室麻斜联络站获评广东省“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先进典型、2022年麻斜街道获评广东省信访工作示范街道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