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立秋:一宿秋风未觉凉

2024-08-08 09:48 来源:新华社 作者:记者杨金志 郭慕清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8月7日,农历七月初四,时至立秋。“立”有“开端”之意。民俗有云“立秋十天遍地黄”,在满眼葱茏蓊郁的绿意中,秋天的成熟与萧瑟也将一点点铺陈开来。

元代文人吴澄所编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至此时节,蝉声未断,暑气仍在,但农作物开始兑现春天的承诺,大地逐渐步入秋实之季。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田兆元表示,在古代,立秋是“四时八节”之一,格外受重视。在此时节,民间有很多传统习俗,比如“晒秋”。这指的是农民会将农作物如玉米、辣椒等拿出来晾晒,色彩斑斓、景象美丽,以此来展示丰收成果,寄托对新一季丰收的祈愿。

立秋时节,许多地方还有“贴秋膘”的习俗,正所谓“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除此之外,还有“啃秋”“打秋”等习俗。

我国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立秋前五日,风吹过脸庞,有了丝丝凉意,暑热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张狂了;又过五日,由于昼夜温差拉大,地表水蒸气在低温下凝结,早晨会产生雾气,所以叫白露生;再五日,秋蝉感觉到阴气上升、昼热夜凉,于是争相嘶鸣,但一日比一日减弱。秋蝉,也叫“寒蝉”“暮蝉”,其叫声提示天气真的开始变凉。

蝉之于秋日,犹如流萤之于夏夜,都是古代文人墨客诗句中常见的意象。宋代诗人杨万里曾作《立秋日闻蝉》,写了自己不忍酷热盼秋至的愁绪,终于一场雨后秋来了,蝉声开始传递秋的消息。诗曰:“老火薰人欲破头,唤秋不到得人愁。夜来一雨将秋至,今晚蝉声始报秋。”

秋,作为中国古代诗词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母题,具有独特的内涵及意义。

立秋诗词里有“月光”。宋朝大诗人苏轼在灵隐寺夜宿,看银白色的月光倾泻入室,床边似堆满了雪霜,便作诗云:“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惟有悯农心尚在,起瞻云汉更茫然。”

编辑:何海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越南海军“陈兴道”号导弹护卫舰访问湛江
  • 吴川市:释放“美丽庭院”魅力,共绘“百千万工程”和美画卷
  • 徐闻良姜行业从业者:盼“小特产”种出美好“姜”来
  • 全红婵奥运再登顶!哥哥现场落泪承诺回家给她做湛江白切鸡
  • 迈合村因“婵宝”出圈 各地游客争相打卡“冠军之家”
  • 全红婵巴黎摘金 乡亲们港城鼓劲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1. 1 刘红兵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0
  2. 2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宣讲团宣讲报告会、市委宣讲团首场宣讲报告会暨全市县处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举行0
  3. 3 巴黎奥运跳水女单10米台决赛上演巅峰对决 全红婵 成功卫冕0
  4. 4 何冲在巴黎奥运会现场采访老乡全红婵0
  5. 5 国乒男团3:0横扫韩国队晋级四强0
  6. 6 实力霸屏!“湛将”全红婵吸引全国20多家媒体聚焦0
  7. 7 广州塔再次为“粤将”全红婵亮灯打Call0
  8. 8 台风“玛莉亚”即将生成!10日起,湛江天气有变→0
  9. 9 清华大学连续十一年到徐闻县开展暑假支教实践活动0
  10. 10 “全国高校名家画湛江”写生活动走进徐闻0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