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影为幕,以手指为笔,演绎世间的悲欢离合——这便是皮影戏。日前,在湛江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六楼多功能会议室,同学们一起走进这奇妙的皮影戏世界,感受其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皮影制作。
学习皮影戏文化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它起源于西汉,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曾经是民间娱乐的重要形式,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皮影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细。艺人们首先需要选取坚韧的牛皮或羊皮,经过浸泡、刮薄、打磨等多道工序,将其制成半透明的薄片。然后,运用精湛的绘画技巧,在皮面上勾勒出人物、动物、道具等形象,并涂上鲜艳的色彩。最后,将这些皮影部件用线连接起来,安装上操纵杆,一个栩栩如生的皮影角色便诞生了。
表演皮影戏时,艺人们在白色的幕布后面,操纵着皮影人物,通过光线的照射,将皮影的影子投射在幕布上。同时,他们还要配以悠扬的唱腔和生动的旁白,讲述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在光影的交错中,皮影人物仿佛活了起来,或奔腾跳跃,或长袖善舞,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老师通过一个个小问答活跃现场的气氛,同学们踊跃回答,获得了小奖品皮影戏剪纸套装。他们都对此爱不释手,看了又
积极回答问题。
当小小宣传员 让更多人爱上皮影戏
当天,不少同学还是第一次接触皮影戏。他们纷纷感叹,“皮影艺人的工艺非常高超,能把人物角色做得非常生动和精致”“原来皮影戏虽小,但戏台五脏俱全,表演艺人吹拉弹唱还要表演皮影戏,非常了不起!”……
尝试皮影戏表演。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深入地了解了皮影戏文化并被其吸引。为了加深理解,同学们还运用剪纸方式制作了皮影戏经典角色。制作完毕后,他们不由地拿着舞上几段,玩得十分开心。他们均表示,皮影戏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这次自己在课堂上学懂后回去就可以向小伙伴介绍,让更多人爱上它。
皮影戏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欢乐,但目前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许多地方政府和文化机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举办皮影戏展览、开展皮影戏进校园活动、培养皮影戏传承人等。同时,一些现代艺术家也将皮影戏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皮影作品,为皮影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