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由湛江市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主办的“走进雷州湾”第二场公益活动在遂溪县城月镇官田村举行。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的四十多名学生,由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湛江科技馆专家带领,走进海边滩涂原始密林秘境,寻觅“玉蕊”和“海刈稻”的踪迹。
寻访“月下美人”
玉蕊,是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的濒危半红树植物。城月镇官田村附近、流牛滩沿海岸分布的红树林中,拥有6780株玉蕊,是目前为止有据可考全国最大的成片玉蕊原生林。
寻宝之路注定曲折。延着狭长的田基,专家和当地老人带领众人,冒雨在杂草丛生的沼泽密林中穿梭。深一脚浅一脚,个别同学泥足深陷,举步维艰,大家相互扶持蹒跚前行……“看!玉蕊花!”树梢上,泥地里,当这林中的精灵展现眼前,各人似乎又忘记一切疲劳,冒雨与它合照,喜不自禁。
这片原生林是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高级工程师杨锋于2020年7月发现,随后与何玲、杨子昕、何伟杰等人共同统计。
杨锋介绍,玉蕊有修长的花序,浅粉色花丝在风中摇曳,清香怡人,充满古雅婉约韵味。纵然掉落海上林间,亦有“花自飘零水自流”的美感。它只在夜间盛开,清晨太阳一出来就会逐渐凋谢,因此雅称:月下美人。村中研究玉蕊多年的周权老人说道:玉蕊生命力极强,其树皮可作麻布、缆绳;树根、果仁可煮汤入药,有清热润喉止咳等功效,可谓全身都是宝。
品尝“官田三宝”
城月镇流牛滩片区,连接着二十公里的潮汐河港湾,两岸滩涂生长着一种很特殊的单季稻种,以官田村附近长得最好,人称“海刈稻”。“刈”,是“收割”之意,即海水退潮才能收割。“海刈稻”在长达五个月的生长期中,每天都受到海潮影响,无论栽种和收割,都需要“赶潮时”。
“海刈稻”对海水的盐碱度有严格要求,只适宜盐碱浓度为0.3—0.6的环境中生长。一旦种苗成活,就不需要任何的施肥打药等田间管理,静待其抽穗、扬花、灌浆成熟即可。它结秆粗壮犹如芦苇,长达两米有余,是普通水稻的三四倍,“稻树底下可乘凉”并非夸张之词,堪称水稻科属里的“巨人”。“这是普通稻谷、这是人工培育的海红稻谷、这些拥有长长芒刺的才是野生海刈稻……”在专家的指导下,同学们逐一辨识。
“喝粥啦!”官田村委会领导热情招待客人们。用“海刈稻”熬煮的粥米浆浓稠,营养丰富,格外清香。配以当地的海鸭蛋、蟛蜞汁,同学们大饱眼福、口福,赞不绝口。
“走进雷州湾”公益活动,由湛江市中华白海豚保护协会组织开展,小湛同学编辑部全力支持,将联合学校、企业等单位,在未来五年里开展约300场活动,提升公众关爱海洋、认识红树林、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下一场活动将有哪些精彩呈现?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