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壮观的诗歌方阵

——喜读雷州新诗选萃《风起雷阳》

2024-11-06 10:0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陈通

捧读这本由雷州市30名诗人创作的150多首诗结集而成的新诗荟萃,我只感到由衷的喜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股滚烫的暖流涌上心头,一股土地的芬芳气息扑鼻而来,一幅美丽的乡村图景徐徐展现,一股令人热泪盈眶的乡愁翩然而至。这是雷州的诗歌方阵,是雷州诗歌的大检阅,不但检阅诗人,也检阅创作。

遥想1997年的时候,雷州市出版了一本诗集——《雷州青年诗人12家》,那是雷州诗歌创作的小方阵,里面的诗人都是雷州诗坛的小年轻,小荷才露尖尖角。光阴荏苒,里面的诗人当然浓密的黑发,至今已经落发谢顶两鬓斑白,绝大部分年过半百,小部分已步入花甲之年,但是令人欣慰的是,他们中接近一半人至今仍然坚持创作,并结出丰硕的成果,成为湛江诗坛乃至广东诗坛的中坚力量。这本《风起雷阳》是继《雷州青年诗人12家》的后来者暨集大成者,是雷州市诗歌创作的最新成就。据我所知,这30人还不是雷州诗人的全部。文化的传承就是这样,雷州这块历史上的蛮荒之地,自唐宋寇准苏轼等10贤播下中州文化的种子后,已经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清代以降,雷州邑人陈瑸、陈昌齐、陈乔森、洪泮珠、黄清雅等先贤,接过前人的薪火,发扬光大,使文化的火种在雷州大地更加燎原。现如今,有前辈作家吴茂信老师等人高举火把在前,辉映雷州文化未来之路,我们后辈广大作家们,没理由不紧紧跟上,砥砺前行奋勇争先。以人民为中心,用笔触讴歌人民,讴歌伟大的祖国,讴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讴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既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每个作家的使命。

诗集的主编、雷州市政协原副主席牧野,在本书的序言中概括得非常精准、全面、深刻:

——“江山风月,笔补造化。雷州籍作家诗人,叙的是家乡事,描的是民俗景,抒的是故乡情。诗作贴近生活,熟悉亲切,真实真挚,感染力强。展开诗卷,但见诗人们信马由缰,英姿勃发地策马在诗歌的原野。诗人感情跌宕起伏,捕捉艺术灵感,沉浸于雕琢艺术审美对象,构建心中一尘不染的诗歌宫殿。”

——“哪怕细微至司空见惯的一枚针、一滴水、一挂蛛网、一声鸟啼、一抹闲愁,哪怕是俯仰可见的河流、都市、村庄……都能成为诗人笔下的情感闸门触发点。诗人在自己心灵的领地细致入微地复沓描绘、抒写,笔触涵盖:史迹、人文、情怀、家园、物象、大自然等。”

——“诗人以率真歌唱脚下的土地、濒海的家园,歌里表达苦辣酸甜的感悟、无尽的乡恋以及对真善美的追求。本诗集同样是雷州作者个性鲜明、流派多元的特色汇萃。钟情缪斯的老少作者意气昂扬,艺术手法追随时代的步伐,创作态度严谨,新诗融汇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朦胧派、意识流、山水派、花间派等创作流派,色彩斑斓、想象奇诡、意境隽永且悠远。字里行间也从侧面真实反映作者的个性、学养,以及诗歌作者对人生不同维度的感悟力和自拓力。”

雷州古称天南重地,一直以来是历史上广东下四府之一的雷州府治所,别称雷阳。诗集名叫《风起雷阳》,那么内容肯定是以雷州市的山川风物与人文地理为主,以生活在这块红土地黑土地的子民为主。我反复翻读,思考其意蕴,寻找其精华。梳理诗集的篇目,写故土的最多,分量最重,也写得最好,其次是写亲情友情爱情的居次,第三类是咏古类,古人古物古村古巷古井古庙,剔除了这三大类内容,剩下的篇章可能寥寥无几了。按照各个作者诗作的整体质量来衡量,组诗比单篇、长诗比短诗占了篇幅上的便宜。我个人认为胜出一筹的有(按篇目顺序排列)吴茂信5首,马兴6首,邓存波5首,孙善文6首,苏三皮5首,李本明15首,陈宝梁6首,何武豪5首,何招鑫6首,周有德6首,牧野6首,莫红妹6首,容乾11首,黄成龙10首,梁雷鸣5首。艺术手法的新颖多变则推崇梁永利、何招鑫和黄成龙。在此,特引用部分诗人的诗句来加以佐证。

马兴《迈特村地理》:“海岸一字延展,风大,水阔/日长、路短/祖先们到海里找路/呼天吼出雷声,踏海逐波击浪”。《面壁大海》:“我也一样,任凭风沙淘洗/立足之处总是深渊/每时每刻,我和我的灵魂,都在/背水作战/像落日沉入大海,又成新的日出”。

邓存波《风起西湖》:“风驻在苏公亭/苏堤长出一行行的杨柳/排成历史。龙宫是风筑的/风藏在十贤祠内,莱泉井的井水/很清澈,可以照出风骨”。

容乾《根雕艺人》:“每天我挥汗如雨切割雕琢打磨的/不是那山林遥远的遗忘/我是在铸造意志的奖杯/铸造一种生命走向终极的硬度和美感/这分明就是我在尘世的真实写照”。

梁雷鸣《渡口回忆录》:“三十多年了,渡船/还没有抵达河流的对岸/一路只有竹竿击水的声音”。

这些诗人通过对故乡风物的观察与思考,深度挖掘,纵情抒写,精巧构思,表达了游子的故土深情和对人生的感悟。读来如钟鼓亲鸣,震耳发聩。有的诗句如警句,颇似神来之笔,增强了诗歌的思想艺术深度。

周有德的《雷州换鼓》和《雷州石狗》,气魄宏大,神游四海,天上地下,想象奇诡而瑰丽,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牧野的6首诗,质量均衡,每一首都能够单独拿出手。《三月》把雷州半岛的早春,写得水灵灵湿漉漉,三月,少女般羞涩,少男少女般的情窦初开。令人欣喜的是,半岛的乡村已经不再是闭塞、落后、贫穷的被社会遗忘的角落,随着党的一系列富民政策,随着“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也发生了各种可喜的变化,这时代的新脉搏被敏锐的诗人捕捉到了,所以,我在他的《南渡河,仲夏的喜悦》中,读到了农民的新思维新生活,读到了农业机械化的影子,读到了乡村振兴的全新图景。

我作为雷州人,又是学诗的,此次也有幸被编者选中了8首诗,得以滥竽充数位列其中,这8首诗内容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写作时间也不一,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题材都与故乡有关。或者写无法安放的乡愁,如《村庄在天空下游荡》《如何骑住南渡河》,或者写古民俗,如《傩舞穿越稻田》《元月十四的令箭》,或者写故乡风物,如《花溪流过花桥》《东林古井》《遇见一片香樟林》,至于最后一首《头羊想与我讨论哲学》,有人说像童话,里面却充满着“神谕”,当然,真相只有我自己才知晓。至于这8首诗的整体质量嘛,在书中应该属于中等。假如我高估了,那就算是“表扬与自我表扬”吧!

最后,来说说写母亲的两首诗,我觉得感人至深,所以单独拿出来说说。一首是陈宝梁的《想念我的母亲》,开头及中间都是铺排母亲在世时的生活细节,一样样一件件罗列出来,似乎平铺直叙,但是你却不觉得啰嗦乏味,后半部则写母亲还想干什么,想带母亲去吃好吃的游好玩的,可惜这一切都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因为现实中的母亲已经去世了。“母亲,我还想跟着你走亲戚/还想你煮饭给我吃/还想沉浸在浓浓的母爱里/你怎么舍得离我而去呢”。诗人似乎很冷静地叙说母亲,不激动,不亢奋,但又无时无刻充满着肝肠寸断的苦痛,如静水流深,表面平缓,深处暗流汹涌。

另外一首是牧野的《父母坟前》,这与陈宝梁那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宝梁那首是默默流泪写的,牧野这首则是哭着写的,或许还是嚎啕大哭着写的。“父母的一生是一片树叶,极薄极轻/父母的一生是一页历史,极沉极重//我苦命的父亲/我有福未享的娘/我明白忧伤的来处/我的疚恨我的怅惘/我的思念我那无法靠港的归航”。血脉相连,亲情最难割舍,亲情最易打动人心。

掩卷之余,我想到了文学创作的一个问题,当然,也与这本诗集有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培育一方作家。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而这个故乡,就是他(她)创作的题材优势。前辈赵树理一辈子写山西的山药蛋,刘绍棠写大运河,孙犁写荷花淀,莫言写高密,贾平凹写商州。按照要写熟悉的东西这个文学理论,我们雷州的作家诗人,把创作重点放在雷州,大方向走对了。雷州有什么,在古迹这方面有雷祖祠天宁寺三元塔十贤祠真武堂苏楼巷。天宁寺“苏学士也经评许”,十贤祠历史十贤于此留踪。还有许多古港口古渡口古窑址。大自然这方面有主干长88公里的母亲河南渡河,有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四大支流土塘水、公和水、松竹河、花桥水,有无比肥沃的22万亩东西洋田,有名闻遐迩的三座高山石卯岭鹰峰岭仕礼岭,还有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神话传说巧妙融合的九龙山,更有180多万勤劳善良的雷州人民,这些都是我们身边文学创作的富矿,值得深耕细作。我们不但要写自然风光,更要写社会的变幻,经济建设的成就,人的变化,观念的蜕变,人心的幽微,写天地之美,人性之善,写世间百态的精彩,写所有的真善美。我有时会问身边一些作家,你真的了解你的家乡吗?你知道南渡河的源头在哪里吗?你能够背出十贤的名字吗?对于家乡,我了解得还不够,还有许多事情不知不懂,比如傩舞考兵考将,穿令箭滚棘床。写得也远远不够。这个是我心底深处的一个愧疚,夜深人静,往往油然而生愧意。我曾经坐着小船,从南渡河的出海口双溪口往上游漫溯。也曾经顶着烈日,徒步去丈量28公里长的花桥水,这是我村子唯一的小河。为了寻找南渡河的源头,还到了客路镇邓宅寮村,至于九龙山,则是去了近十次。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把身心沉浸到这块热土,了解它观察它思考它热爱它,为我的文学创作添加活力。对于洋田,我想采访一个种粮大户,通过种植粮食,开办加工厂,注册商标打造品牌,依托现代物流,最终走上致富道路,题目就叫《幸福的洋田》。故乡,我还有着许多未能实现的文学梦想呢!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回到《风起雷阳》,假如本集子有什么遗憾的事情,那就是个别篇章质量有参差。人手掌五指伸出来都不一样长短,这是没办法的事。瑕不掩瑜,过分要求就是吹毛求疵了。

牧野在后记中说:“雷州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学养浓郁,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诗歌也如此,种植在这片红土地上,也有土壤,也有根须,也有养分,也有破土而出的绿意。一代接一代,以至枝繁叶茂。”若此,雷州诗坛可期,雷州的未来更可期!


编辑:林霖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中科炼化航煤铁路发运量首次突破万吨
  • 遂溪县:产业集聚活力涌 乡村振兴富民生
  • 湛江公安“护校模式”再升级 排查整改隐患1700多个
  • 湛江选调生:在基层“大舞台”大展拳脚
  • 特色民宿 点亮特呈
  • 新一轮耕种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