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今年登革热高发

注意减少蚊虫滋生切忌乱吃药

2024-11-11 09:24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何有凤 通讯员林颖

记者近日从湛江市疾控中心了解到,2024年第44周(10月28日至11月3日),全市新增报告120例登革热病例,较第43周增加9例,环比增加8.11%。无报告重症病例、死亡病例。其中,本地病例93例,输入病例27例。

医生提醒市民,一旦高热出皮疹,无论病情轻重,切忌乱吃药,及时就医就是最好的应对方法。

病毒潜伏期最长可达15天

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 在我国被列为乙类传染病。目前,传播登革热病毒的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称“花蚊子”),登革热病毒通过“患者/隐性感染者→伊蚊→其他人”途径不断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医师庄银安表示,人感染登革热病毒后,一般在2~5天发病,潜伏期最长可达15天。登革热患者会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及骨头痛,严重者会出现出血甚至死亡。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有4种,可以归纳为:突发高热+三红征+三痛+皮疹。即突发高热,体温可在24至36小时内升至39℃或℃;三红征,即面、颈、胸部潮红;三痛,一般会出现头痛、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由于会剧烈疼痛,登革热又被称为“断骨热”;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皮疹。

庄银安介绍,典型登革热的致死率通常低于1%,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拖成重症,届时致死率可超过20%。重型登革热常会并发脑膜炎、消化道出血、出血性休克等,患者可能因此在24小时内死亡。因此,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无论病情轻重,应及时就医。

暂无特效药

预防蚊虫叮咬是关键

庄银安医生介绍,在感染登革热病毒后,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和疫苗,控制媒介伊蚊、预防蚊虫叮咬是避免登革热的最佳方式。

当前,广东省还是处于登革热流行季节,如果所处地区的媒介伊蚊密度越高,那么发生登革热流行的风险越高。因此,预防登革热要从控制伊蚊着手,建议市民积极行动起来,人人动手、户户清理,翻盆倒罐清积水,清理蚊虫孳生地;居家可以安装纱门、纱窗,睡觉挂蚊帐,常备蚊香、驱蚊剂、电蚊拍等驱蚊灭蚊装备。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时间段(上午7~9时和下午4~6时)外出,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在树阴、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外出活动时,最好穿浅色长袖衣、长裤,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可使用含有避蚊胺、驱蚊酯、柠檬叶、桉叶油等成分的驱蚊产品。

庄银安提醒广大市民,日常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预防伊蚊叮咬,防患于未然。市民出行前,则要充分做好防蚊准备,旅游期间全程防蚊。

同时,如果自己或家人出现“热、痛、红、疹”等登革热相关症状,需要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具体的症状及住家周围是否有人感染登革热的情况。如果近期有国外和省外工作或旅游史,也应主动告知医生,配合开展登革热相关检测。

一旦感染不要自己乱吃药

使用布洛芬会使感染者病情更严重

据湛江中心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科副主任药师黎娜介绍,遇到头疼发热,不少人都会选择吃布洛芬来缓解。但要注意,登革热感染者吃布洛芬会导致病情更严重。

目前,治疗登革热没有特效药,临床治疗的重点是用止痛药控制疼痛,通常医生会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来为患者缓解疼痛。市民务必要注意,避免使用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因为这类药物会增加出血风险。

所以,一旦高热出皮疹,疑似感染登革热,千万别自己乱吃药。无论病情轻重,及时就医就是最好的应对方法。

编辑:岑川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 零距离体验消防科技
  • 湛江日报社举办庆祝第25个中国记者节徒步活动
  • 达成初步意向超2500人次
  • “一骑去村游”骑行活动在徐闻启动
  • 来湛江“洗肺”“捡秋”“晒秋”
  • 湛江奋力加快建设水上运动之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