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83岁农民书法家梁土华:以心为笔写出精华

2024-12-29 11:55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岑元冯 图/记者 殷翊展

“梁老,你今年83岁了,字也写得炉火纯青了,还需要学习书法吗?”

“要!怎么不要,中国书法是用心写的,不是用笔写的。我学了几十年,至今还要时不时用心去体会书法名家每个字架构运笔的精华所在。”

这是笔者近日采访坡头区知名农民书法家梁土华时的对话。

梁土华在书写作品。

1年写干墨汁300斤

梁土华居住在坡头区坡头镇塘博村,家宅在村正中央,进门是一个院子,院子右边有一间十来平方米的平房,这就是他的专用书法室。在几位村人的陪同下,笔者走进屋内,只见梁土华正低头书写一幅正楷书法,没有觉察到有人进来。书桌正对门口,靠里有一张茶台。茶台正对面,堆着许多宣纸和书写好的新春横批(农村春节贴在小门门楣上的祝福语)。陪同的村民说,梁土华在每年春节前两个多月就要开始写春联和门楣横批,大约要写四五千张,一个人忙不过来,就叫上徒弟一同写。村民贵哥说,在坡头,谁都喜欢梁土华写的字,许多摆摊卖春联的档主早早就下单请他写,邻近村的群众则直接前来索要他的手笔。1年360天,每天都有人上门请他写条幅、横幅,有的求写几个大字,有的求写几十、几百个小字,所写的不是客人指定的吉祥励志语,就是他熟记的古人诗词句子。他的徒弟梁观文说,师傅每天早上7点多就进书房开始写字,中午休息两个小时,下午3点又开始写,晚饭后还要写两三个小时,一天大约写字10个小时。自从60多岁退休后,他每年要写干300斤左右的墨汁。300斤墨汁,这是个什么概念啊!笔者看到,在他的书写台下,就放满了装墨汁的塑料桶,有的5斤装,有的十几斤装,都是北京香山牌快干墨汁。梁土华写的都是以小楷、大楷、行楷、行草为主的字。可以这么估算:平均每一两墨汁写10个字,1斤墨汁写100个字,300斤就可写3万个字。这么算来,梁土华退休在家23年,就用毛笔一笔一笔地写了20万字。这么勤奋的老书法家,真是世间难寻啊!笔者心中感叹道。

楷书

隶书

行书

金文


伏案半年,写字7万

由于长年累月地伏案书写,83岁的梁土华,腰有些向前倾,头也低着,但走路平稳,不老花,写字时心宁气静,手不抖,身不斜。一幅10米长的《千字文》正楷,4个小时就可写好,在塘博村文化中心落成时展出,惊呆了观赏者;一幅60米长的《道德经》书法作品,珍藏在坡头区第一中学,真是大手笔啊!

早在10多年前,梁土华就萌发了将达7万字的《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抄录结集的心愿。这是一项多么浩大的工程。对于70多岁的老人来说,900首古诗、词、曲7万多字,要在宣纸上用正楷一笔一划地,大小相同地、间隔距离一致地写出来,且不能有一个错字别字,需要多么强健的身体,多么持久的恒心和旺盛的精神。除了这些,要完成这一工程,首要条件必须要排除一切内外干扰,完全静下心来,放下应酬、放下家庭杂务,专心致志地伏案200天左右,才可写出来。正因为杂事繁忙,无法抽身,梁土华一直未能着手开展这7万字的抄录工程。

梁土华书法作品集(左为七万字的小楷唐诗、宋词、元曲各三百首)。

81岁时(2022年),梁土华终于做足了准备,买好了宣纸墨汁毛笔,身体也强健了,家人亦表示排除干扰,全力支持。2022年3月,他铺开第一张纸,正式开始了7万字的唐诗、宋词、元曲各300首的小楷抄录工程。他闭门谢客,心无旁骛,在小屋里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地写,眼困了喝杯茶,累了停一下,看看哪一幅写得不好或发现错字,就重写一张。他的徒弟梁观文说,只要发现有一个字错,师傅不是采取补的办法,而是重新写一张。就这样一口气在屋子里写了200多天,经历了春夏秋三季,才完成了这一大工程。当他写完最后一篇元曲《无名氏二十首》时,猛站起来,双手举起,长舒一口气,走出了小屋子,告诉家人:我成功啦!

坡头区摄影家协会主席黄晓宇先生,利用休息时间把梁土华的作品拍摄下来,后又经多位朋友共同操持,编成了一本300多页的《梁土华小楷书法作品集》印行。从第一篇唐诗张九龄《感遇二首》,到最后一篇元曲《无名氏二十首》,7万多字,不仅字体一致,字距行距也分毫不差,与电脑打印出来的无异。

梁土华(左前者)与其书写的两幅十米长的正楷作品《千字文》《弟子规》。

梁土华(左)展示刚写好的书法作品。

书法艺术是用心来成就的

梁土华告诉笔者,他学习书法全凭兴致和恒心毅力,没有秘诀。他说,叔父是个书法家,他6岁时就跟在叔父身边学习写字,为叔父研墨铺纸,看他的运笔起落,12岁正式开始提笔练字,练的是欧阳洵书法体。小小年纪的梁土华并不完全理解练字就是练书法,但他一练就爱上了书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每天除了睡觉,都在想一个一个的汉字该怎么写才好看。他先练正楷,有了一定的基础再练行楷、行草和其它字体。在上小学时,他的书法已全校第一,在初中高中都稳拿第一。

高中毕业后,梁土华白天在生产队做工,晚上在家练字,除了狂草,他几乎练遍了中国汉字的所有字体,甚至连大篆、小篆都写得很好。梁土华说:“我是个农村人,我学习书法,是从老百姓的实际考虑。百姓看不懂狂草,也不需要狂草,我总不能为他们写一副狂草对联贴在门口吧。”

梁土华告诉笔者,书法是古人创造的汉字书写艺术,有很深的德性在里面。书法是用心来成就的。练习书法,不单单是临古人的帖,一定要读帖,就是慢慢地,反反复复地阅读每个帖子,把每个贴每个字的不同运笔记在心里,刻在心上,字就写好了。光临不用心记,临完了也会忘记,字就写不好。另外,还要在读帖时找出每个名家字体的优点和不足。以一家为主导,把其他家的优点融进去补充这家的不足,我就是这样练习书法的。我的字以欧体为主,但柳体、颜体和其他名家字体的特点也包含在字里行间,形成了自己的一体——梁土华体。

梁土华铺整宣纸准备书写。

梁土华(左二)向参观者介绍其创作经验。

梁土华几十年对书法的追求,丰富了他的一生,也成就了他的一生,他出版过两本书法集,举办过个人展和联合展,2002年荣获“中韩两国书法展”优秀奖,2005年获湛江市“基层文化工作带头人”称号。

在梁土华的影响下,他所在的村庄塘博村学习书法蔚成风气,许多村民都在练习书法,1400人的村每年都举办书法展,1992年曾应邀在湛江市区搞了个“塘博村书法展”,引起文化界关注。沈定庵大书法家也闻讯到过塘博村参观,并题写了“贵在风气”横幅,勉励村民永远保持崇文尚武的好风气。如今,塘博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书画之乡”。


编辑:林霖
值班主任:李映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三大高速项目同日通车
  • 湛江机场高速公路全线通车侧记
  • 湛江市爱心慈善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 鹤地水库采用“人放天养”养殖模式 将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 霞山区迎元旦音乐朗诵会火热举行
  • 2024廉江红橙(广州)品鉴会启幕 廉江优品 “橙” 意进军大湾区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