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季节都有相对应的植物。要问我喜欢哪个季节的植物?我的答案是——冬天里生长的竹子。也因为这样,我爱上了“竹”字。
竹子小时候叫竹笋。春季时,喜欢生活在潮湿地方的竹笋,如果遇到一场雨,竹子一晚上就可以长一尺,长势可猛了!竹笋可以切片炒肉吃,美味得很,甚至还可以治病呢!
竹笋到夏天就长大了,这时候叫竹子。竹子中间是空的,一节一节的,绿油油的,下面是粗的,上面是细的,竹子的上面还有很多叶子,密密麻麻的,放眼望过去,仿佛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让你的心情很惬意。
然而,我最喜欢的却是冬天的竹子。东汉许慎老爷爷在《说文解字》里说,“竹,冬季生长的植物”。秋天收获过后,竹子进入休眠期。当冬天来临时,竹子的叶子逐渐凋谢,枝干变得干瘦。你别以为它就这么经不住严寒的打击!你听,“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对,这就是清代诗人郑板桥写的诗!竹子生长在岩石缝中,长大以后不管怎样的风吹雨打,它都能笔直地傲然挺立在岩石缝中。也正是有“冬眠”般的能量储蓄,才有它有春天的蓬勃生长。物性如人性,难怪竹子是花中君子之一。这种高贵的品质让我不由自主地喜欢它并愿意向它学习。
我喜欢竹子,喜欢竹子的每一个地方。我更喜欢自己长大能成为“竹君子”。
点评:本文从四季入笔,写出了竹子的习性。文章重点在冬天的竹子身上,并由此引申到人的品格上,让我们领略到小作者能从对事物习性的观察中感受如人一般品格的用心。我们更为感动的是他“长大能成为‘竹君子’”的心愿。这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智慧的魅力。
指导老师:欧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