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哗哗”,阵阵海水奔涌而上,数不清的贝壳被冲上沙滩。五颜六色的贝壳,在阳光的照耀下,炫彩夺目。
我猜你也知道,这些在我们生活里已不大起眼的贝壳,在古代却是极为罕见,曾被当作钱币使用。
在古代,由于北方人离海较远,如果你获得一个贝壳,一定会把它和珍贵的珠宝放在一起。商朝时期买卖交易就全靠这“贝币”,到了周代才有作为通货手段的帛币,秦代则废止了贝壳的通货功能,用钱币通货。
甲骨文的“贝” 像一个打开了的贝壳一样,左右两瓣对称,中间咬合部有两排齿状的横纹;还有的写成 ,强化了几道横纹和上端头部多肌肉质的触须;后来慢慢地演化成我们现在所写的“贝”字。从“贝”字的演变过程,我深深感受到中化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字的魅力所在。因为文字,历史得以被记录。因为文字,使我们获得古为今用的智慧。
这美丽的贝壳,曾经象征着金钱与财富,所以用“贝”作为偏旁的字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购、赔”等。我们国家要实现“富强梦”,就要发展经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不做金钱的奴隶,不一味追求金钱。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我们不仅要知道“贝”除了代表金钱与财富,同时也代表着美好与珍贵,我们要加倍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以后建设祖国,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点评:小作者能联系甲骨文讲“贝”字,从货币的演变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懂得古为今用的道理,进而联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体会到国家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实为可贵。
指导老师:李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