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一片春心付海棠

2025-04-02 16:02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陈鑫

美好的时光总是显得格外短暂,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猛然间却惊觉春已过半,不禁心有戚戚,怅然若失。所幸,尚有海棠作伴,眼下依旧烂漫的花事,多少冲淡了内心种种遗憾,继续装点着这个季节未完的梦。

二十四番花信风,海棠春分第一候。在每天接送孩子都会路过的广场上,一大片垂丝海棠花开正旺。满树的红粉垂于细长的褐紫花梗上,密密匝匝,接连绵延,俨然一幅云蒸霞蔚的春日盛景,每每总能引来不少欣然相悦的眼睛。不时还有蜂群飞舞穿行其间,啜吸着甘甜的花蜜,一派勃勃生机。我喜欢带着孩子漫步于树下,欣赏那一抹抹低垂含笑的娇羞,心情似乎也随着花叶的摇曳多姿变得轻松愉快起来。

小区里也有海棠,不过品种不同,栽植的是西府海棠,因原产于关中凤翔地区而得名,堪称“海棠四品”之首。西府海棠与垂丝海棠最大的区别在于树形,几乎所有的树枝都是向上生长的,让整株海棠娇美之余多了几分不一样的俊朗洒脱。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中,也曾专门提到西府海棠,形容其为“其势若伞,丝垂翠缕,葩吐丹砂”,寥寥数语,便将西府海棠的外观特点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来,不愧大家手笔。

海棠属本土植物,自古便以其娇美的俏颜深受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罗大众的广泛喜爱,流传至今最著名的典故,当属“海棠春睡”。北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一引《太真外传》曰:“上皇登沈香亭,诏太真妃子。妃于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是岂妃子醉,真海棠睡未足耳。’”想那玄宗坐拥天下,奇花珍卉,后宫佳丽,可谓阅美无数,却独独以海棠一花相比爱妃一人,由此也可窥得彼时海棠地位之殊尊。据考证,海棠真正走出深宫御苑,为天下人所关注,大致也正是自唐代开始逐步普及,或与宫廷喜好对民俗风尚无形中自上而下的影响有关。

历代文人骚客对于海棠更是丝毫不吝纸墨才情,歌之咏之,乐之爱之,尤以文风昌达的两宋为盛。其中最为人耳熟能详的,自然是李清照的那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只不过一夜风雨过后,字里行间平添了不少绿肥红瘦的忧切之情。北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写下《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借海棠自喻感怀,一句“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则又给海棠增添了卓然不凡的性格魅力。另晏殊、陆游、杨万里等人皆有诸多寄情海棠的诗词名篇留存于世,自唐宋以降,以海棠为题的各类文学作品亦不胜枚举。

关于海棠,还有一个颇有趣的典故不得不提。民国才女张爱玲曾在《红楼梦魇》中效仿北宋音乐家彭几,提出了著名的“人生三恨”论,所恨其一,便是“海棠无香”。这个论断曾经在很长时间里左右了我的认知,后经亲自求证,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至少苹果属的垂丝海棠和西府海棠在开花初期是可以闻到香味的,只是较为清淡,不那么明显罢了。清香似有若无,妙就妙在恰到好处,太过反倒使得海棠失却了原本那份睡美人的雅致。这世上的事物往往就是这样,没有面面俱到的完美。

如今海棠早已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就连道旁绿化带里,也能时常邂逅这些娇艳的云霞。上网查了一下,原来海棠还是极好的园林绿化树种,不仅易于栽培,且极具观赏和生态价值。行走于盎然春意之中,心潮随花潮鼓舞而澎湃荡漾,竟不觉长路漫漫,光阴匆匆。

“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诚如是也。倘无海棠相伴,春天的下半场该会是多么寂寞啊!

编辑:梁海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徐闻县创新探索“四种模式”  成功打造广东省清洁能源重要生产基地
  • 新规实施首日,湛江开展海上执法行动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 湛江市启动第34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
  • 湛江举办“无废湛江,净滩有我”活动
  • 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复排版民族歌剧《党的女儿》即将开演
  • 百万英才汇南粤|湛江市赤坎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揭牌启用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