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满载6.83万吨煤炭的中国籍“神华806”轮靠泊雷州大唐电厂码头,早已等候在岸边的湛江边检站执勤四队民警快速登轮办理通关手续。
“这里是粤西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担负着雷州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主要供电任务,煤炭通关时效是保障能源保供的关键。”执勤四队教导员丁大卫介绍。
联合巡查检查
量体裁衣按下通关“快进键”
“外轮提前12小时靠泊,每船次可为企业节省滞期费约5万元!”大唐电厂燃料管理部主任许保芳展示的数据,犹如一把精准的标尺,清晰衡量出边检机关提质增效带来的显著成果。该站执勤四队准确分析电厂能源保供的迫切需求,量体裁衣,建立起“一企一策”精准勤务保障机制,并结合工作实际推出“三零三即”通关模式:保障船舶到港作业“零等待”、手续办理流程“零拖延”、问题解决“零投诉”。真正做到船舶申报后立刻进行检查,检查完毕马上放行离开,离开之时手续全部办结。
2024年夏季,正值能源保供的关键时期,巴拿马籍“恒山天空”货轮因台风“摩羯”肆虐延误抵港。船舶不能按时到港对企业意味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该站执勤四队迅速响应,即刻启动应急预案,积极协调海关、海事等多部门,开通“紧急通道”,践行“船到人到、随到随检”的承诺,仅耗时1.5小时,高效完成全船23名船员的入境手续办理,成功保障6.8万吨电煤及时接卸。这样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的场景,在该站执勤四队的日常工作中早已成为常态。自2022年首艘外籍船舶入境大唐雷州电厂码头,湛江边检站高效保障出入境船舶160余艘次,累计为电厂节约中转运输成本超7.7亿元,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移民管理警察办理手续
智慧管控筑牢安全“防护网”
在湛江边检站执勤四队勤务值班室内,大屏幕上“智能口岸管控系统”实时播放,港区的一举一动都在值班民警的掌握之下。三维电子围栏、红外成像监控、无人机立体巡查……一系列高科技警用装备构建起全方位、无死角的立体防控体系,做到“船舶轨迹清晰可追溯、人员动态实时能掌控、风险隐患提前可防范”。
“发现可疑漂浮物!”去年6月的一次夜巡中,码头高清监控捕捉到异常画面并传回勤务值班室。该站执勤民警立即启动联合处置机制,与海事部门紧密协作,及时查处外轮违规排污事件。针对电厂口岸开放泊位众多、管控难度极大的现实难题,湛江边检站大胆创新,推行“五联工作法”,实现信息互通有无、风险共同研判、勤务协同联动、问题联合处置、培训携手开展,年均开展联合演练20余次,确保口岸临开以来连续4年安全稳定,未发生任何事故。
此外,湛江边检站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随时为企业答疑解惑;建立外籍船员医疗救助机制,全力保障船员健康;口岸临时开放以来,累计解决企业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5个,收获锦旗感谢信23面(封),警企关系愈发紧密。
满载煤炭的船舶靠泊。
协同发展绘就共赢“新图景”
站在大唐电厂观景平台极目远眺,3000吨级重件码头升级谋划推进。近年来,湛江边检站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步伐,主动融入,深度参与口岸发展规划论证,提出诸如优化边检查验设施等极具价值的建议6条,均被相关部门欣然采纳。针对企业拓展国际业务的迫切需求,热心宣介《出入境政策指南》,悉心培育“边检联络员”队伍,为进一步拓展雷州半岛西部海域货运通道,开通乌石对越南货运班轮,支持满足乌石片区重大项目建设、生产和发展,贡献边检力量。
2024年,雷州大唐电厂成绩斐然,年发电量99.82亿千瓦时,利用小时在粤西六厂位列榜首,年产值37.66亿元,强势带动雷州地区GDP增长4-5个百分点。这份耀眼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湛江边检站移民管理警察365天如一日的默默守护:全年验放出入境船舶108艘次、员工2200余人次,查验证件实现“零差错”,服务满意率始终保持100%。
潮涌南海千帆竞,奋楫扬帆正当时。湛江边检站将以“国门名片”彰显忠诚本色,用“警察蓝”全力护航“电力绿”,在新时代移民管理事业的壮阔征程上,持续书写着服务大局、护航发展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