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羽毛球价格“飞上天”,“中国羽绒之乡”吴川——

鸭鹅产品深加工有巨大潜力

2025-04-16 14:45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图记者 林明聪

吴川番鸭。

近期,羽毛球价格再次飙升,部分热销羽毛球单只均价已突破10元,两年内价格翻倍。这一现象让羽毛球爱好者直呼“打不起”,很多羽毛球生产商发出的调价通知里提到了主要原因——原材料紧缺和原材料价格上涨。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中国羽绒之乡”吴川,当地羽绒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市场上鸭毛、鹅毛价格偏高,部分本地工厂直接回收鸭毛、鹅毛用于羽毛球生产。

球友吐槽

羽毛球价格飞涨

“打一场羽毛球越来越贵了!”在吴川市区一间运动器材店内,上班族郭小姐望着货架上的羽毛球直摇头,“单只羽毛球价格已超10元,两个小时下来,仅羽毛球的花费就要七八十元。”郭小姐坦言,如今的消费压力让她不得不减少打球频率。

4月12日晚上8点,在吴川市区的某羽毛球馆里,满是忙着挥拍练习的球友。球馆的管理人员陈先生表示,打羽毛球是近年来的热门运动之一,羽毛球又是消耗品,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作为羽毛球制造原材料的羽毛短缺,供不应求,导致了价格上涨。

记者在社交平台发现,“羽毛球价格暴涨”成为运动爱好者热议的话题。一位资深羽毛球爱好者李先生的消费记录显示,2022年以54元购入的亚狮龙DTL-84羽毛球(12只装),如今售价已飙升至122元;尤尼克斯AS-05型号羽毛球(12只装)也从103元涨至199元,近乎翻倍。

涨价背后

需求上升  供应下降

羽毛球生产商的调价通知指出,原材料紧缺和价格上涨是主要原因。羽毛球对羽毛的硬度要求极高,一只羽毛球需要16根羽毛,而一只鸭或鹅的翅膀仅能提供3-4根合格羽毛。

吴川羽绒业内人士李先生表示,羽毛球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需求上升与供应下降的矛盾。近年来,羽毛球成为热门运动项目,需求量逐年增加,但作为原材料的鸭毛和鹅毛供应却持续紧张。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4年,我国商品肉鸭出栏量从48.78亿只下降至42.2亿只,商品鹅出栏量从6.34亿只下降至5.69亿只。

“鸭毛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鸭肉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李先生补充道,养殖户开始重视鸭毛价值,更加注重肉鸭的养殖质量,期望通过提高鸭毛品质获取更高收益。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鸭毛成为整个肉鸭产业链的关键盈利点,甚至成为支撑肉鸭养殖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而依据鸭绒价格调整肉鸭投放量的行业现象,已成为肉鸭养殖产业中的常见策略。

然而,这一策略与行业整体的快周转模式形成矛盾。行内专家指出,近年来,养殖技术的迭代使肉鸭肉鹅养殖周期缩短(如白羽肉鸭35至40天出栏),这种“速成养殖”直接导致羽毛生长周期不足,合格羽毛产量锐减,进一步加剧了原材料的紧缺。

“目前,禽类产品多为传统肉类和羽绒两大产品布局,羽毛球的羽毛片需求还并不是市场主流。但羽毛球这几轮涨价潮,反映出鸭鹅产品深加工的巨大潜力,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比如专门养殖适合产羽毛的鸭鹅。”李先生说。

羽毛品质  

原材料供应的关键一环

吴川,被誉为“中国羽绒之乡”,其羽绒产品以原料充足、绒朵大、蓬松度高而闻名。吴川市羽绒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国际羽绒羽毛检测实验室的测试结果显示,吴川羽绒的灰鸭绒和白鸭绒排名全球前二,灰鹅绒在鹅绒中排名第三。

吴川羽绒企业主要使用番鸭毛,这种鸭毛因其养殖周期长(90至95天)和散养方式,具有蓬松度高、品质优异的特点。吴川番鸭全部散养,养殖期长,羽绒蓬松度好;养殖时间越久,绒毛的蓬松度越高,品质就越好。由宰鸭到羽绒生产,全程控制在6个小时内,确保了羽绒的高品质。

吴川地区有喜欢吃老鸭的饮食习惯,早期该地区番鸭可养殖时间长达110天。由于番鸭比普通鸭子的羽毛丰满,并且养殖时间长,所以番鸭绒蓬松度高,品质优异。吴川羽绒企业的原料正是收购源自广东、广西成熟的番鸭和狮头鹅作为原料(鸭饲养周期长达90天以上,鹅的饲养周期高达500天以上)。产出的水洗羽绒既保存了羽绒纯天然的优良特性,还具有绒朵大,蓬松度好,气味轻、保暖性能强的特点。

技术创新  

养殖适合产羽毛的鸭鹅

吴川羽绒企业在加工技术上的辛勤耕耘,或能为羽毛球原材料的供应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多年来,吴川羽绒产业致力于技术的升级和优化,从生产流程和生产方式等都做到了细致。2009年后,吴川羽绒企业开始重视研究番鸭毛的提绒技术和水洗技术等,通过一环扣一环的改造和提升,让番鸭的成品率得到大幅提高。

在原料优势面前,吴川羽绒企业家不断创新,在实验室进行新产品的研发。经过3年时间的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把缠裹在一起、杂质多的串绒,通过精细化处理的方法,研发出了蓬松度(国际上度量羽绒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达到18厘米的鸭绒,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又比如,原来白番鸭羽绒里有异色(黑头),吴川羽绒企业用手工把它挑选出来,每个工人的产量只有2-3斤/天。后来当地羽绒企业开发黑头机,每小时产量100公斤;原来水洗是搅拌式的,损耗大,当地羽绒企业开发了超声波洗涤机,损耗立马下降30%,而且节水又减少洗涤剂。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确保了原材料的高品质。

羽毛球价格的持续上涨,如何在原材料供应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满足市场需求?业内人士指出,吴川羽绒产业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升级,可以有效缓解原材料短缺问题。例如,专门养殖适合产羽毛的鸭鹅、优化养殖周期、提升原材料利用率等方式,都可以为羽毛球产业提供更多的原材料供应。此外,吴川羽绒企业还可以与羽毛球制造商合作,共同研发更适合羽毛球制造的羽绒产品,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编辑:梁海飞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把招商平台“搬”到珠江游轮上
  • 我市开展保密宣传教育月系列活动
  • 匠心点染湛江韵  1846公里城乡风貌画卷焕新颜
  • 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全线万人奋战 施工热火朝天
  • 2025廉江家电春季(广州)博览会盛大开幕
  • “两车北上 滨海探粤”省滨海自驾游活动“开”进湛江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