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千百年前,孟浩然在梦中被鸟鸣唤醒,此后,这清脆灵动的声音便在一代代诗人的笔下流淌,载着春日蓬勃的朝气,把春的信息传递四方。春日鸟鸣声声,是晨曦中奏响的动人乐章。
春日的晨光透过窗纱,鸟儿的欢歌将我唤醒。窗外竹林间,一场热闹的音乐会悄然拉开序幕。黄鹂仿佛是大自然钦点的歌者,用清亮的嗓音演绎春天的圆舞曲,那歌声时而高亢,时而轻快,诉说着对春天的无限热爱。春风拂过,竹叶沙沙响,与鸟鸣声应和,编织出一曲纯净清透的春之曲。
我仿佛置身于西湖边“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情境中,又仿佛漫步在“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的成都浣花溪旁。风儿从纱窗挤进来,隐隐传来顺河香那熟悉而甜润的气息。黄鹂的啼唱如同春日使者,引得百鸟和鸣,回荡在春日的天空。
春日鸟鸣声声,是传递祝福的欢快音符。“喳喳喳——喳喳喳”,喜鹊登场了。在乍暖还寒的日子里,它们见证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的壮丽景色。春梅在飞雪中吐露清香,喜鹊栖于梅枝之上,叽叽喳喳,为人间传递“喜上眉梢”的讯息。“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香浓郁,田野的麦苗也在春风中拔节成长,预示着又一个丰收的季节。
春日鸟鸣声声,谱写出春的悠扬旋律。燕子轻盈的身姿在嫩蓝的天空中穿梭,剪刀似的尾巴裁剪出柳枝上一个个绿色的音符,“叽——叽”的呢喃响起,唤出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画卷。它们时而贴着水面低飞,时而驻足于电线杆上,忙着衔泥筑巢,为春天增添一抹灵动的色彩。
春日鸟鸣声声,藏着诗人的浅吟低唱。不知名的小鸟用口哨音轻声吟唱,那悠扬的旋律,如潺潺溪水,又似女中音浅诉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细腻情思。仲春时节,春雨轻洒,海棠花瓣随风而落,新叶在落花滋养下悄然生长。花开花谢之间,吟诵着“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悠远意境。
春日鸟鸣声声,是对春日盛景的激昂赞歌。细密春雨中,百灵鸟在原野上空翱翔,俯瞰大地渐次染绿,桃花灼灼,柳丝轻垂,油菜金黄……它的歌声婉转悦耳,充满生机,诉说着王维笔下“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的旖旎春光,让这多彩的春天充满了节奏。
春日鸟鸣声声,是渲染春韵的和声交响。画眉鸟穿梭于山林之间,歌声清亮悠扬,与风声、树叶声交织,重现了欧阳修笔下“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的斑斓景象。每一声啼叫都饱含对春的热爱,成为春日山林中最动听的旋律。
春日鸟鸣声声,是催促春耕的奋进号角。布谷鸟“布谷——布谷”地呼唤,仿佛在吟诵翁卷的诗句:“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呼唤催促着农人们踏上田间,挽起裤脚,扶着犁耙,赶着耕牛,在润泽的土地上播种希望。一垄垄田畦是他们辛劳绘出的五线谱,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是春耕交响乐中跳跃的音符,奏响希望的华章。
春日鸟鸣声声,歌唱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微妙春意;吟诵着“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诗情画意;回响着“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热烈奔放。最是一年春好处,让我们奔赴自然,去聆听春鸟的交响乐,在那一声声啼鸣中,拥抱春日的生机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