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记者从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获悉,自2024年12月以来,我市以雷霆之势开展风貌管控提升示范带连片打造专项行动,截至3月底,完成110条示范带共1846公里打造工作、完成农房外立面改造19149栋,城乡风貌实现美丽蝶变。(据4月16日《湛江日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一座城市的发展,根基在城乡,活力也在城乡。湛江开展风貌管控提升示范带连片打造专项行动,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重要举措,不仅为城乡面貌带来了巨变,更为湛江的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根基。
短短数月,1846公里示范带的精彩呈现,19149栋农房外立面的焕然一新,背后是湛江对城乡发展的深刻洞察和坚定决心。坚持高站位部署,抓好三项重点工作,是湛江推动城乡风貌提升的关键密码。全域协同推进,让入湛门户、交通干线、典型镇村等重要片区串联成珠,形成“一村一景”的动人格局,这是对空间资源的优化整合,更是对城乡发展脉络的精准把握。廉江市中塘村融入红色文旅,麻章区迈合村凸显体育冠军文化,各地因地制宜、挖掘特色,让每一寸土地都绽放独特光彩。
强化标杆示范引领,选取8条示范带精雕细琢,以点带面,激发各地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发展热情。徐闻县角尾乡靠海民宿的海洋元素,遂溪县布政村的特色产业旅游模式,成为可借鉴、可推广的成功范例。特别是,综合整治全面提升,从“三线”整治到撂荒地复耕,从绿化美化到村庄清洁,无一不是在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全方位提升城乡的“颜值”与品质。
在这场城乡风貌提升的变革中,湛江突出“本土化”的理念尤为可贵。就地取材,使用乡土建材,保留地方特色,是对本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穿靴戴帽”“画眼圈”的改造方式,既经济实用又富有创意,让农房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注重色彩搭配,追求与周边环境和谐融合,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理念的生动实践。更值得称赞的是,开展人民建议征集活动,广纳民意,让群众成为城乡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
展望未来,湛江持续巩固优化示范带风貌,打造全省模范样板的目标令人期待。这不仅是对城乡风貌的再提升,更是对城市竞争力的再塑造。相信在不懈努力下,湛江的城乡将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吸引四方游客的魅力景区、投资兴业的热土,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驶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