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遥远而荒芜的未来,最后一棵树木也在电锯的轰鸣声中倒下了。从那一刻起,地球彻底告别了绿意盎然,踏上了一条充满绝望与危机的道路。
树木消失的第一天,世界似乎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很快,空气中弥漫的尘土越来越多,人们的每次呼吸都感到咽干舌燥。失去了树木根系的保护,泥土大量流入水中,曾经清澈的溪流变得浑浊不堪,鱼虾等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纷纷死去。
几个月后,土地开始出现严重的沙化。没有了树木的阻挡,狂风裹挟着沙石肆意横行。城市里,建筑物被风沙侵蚀,窗户被刮得噼啪作响。农民们望着逐渐沙化的农田,欲哭无泪,农作物因缺水和风沙的双重打击,几乎颗粒无收。粮食危机迅速蔓延,饥饿像幽灵一般笼罩着地球。
与此同时,生态平衡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许多以树木为栖息地的动物,如松鼠、鸟类等,因失去家园而濒临灭绝。食物链断裂,生态系统危机重重。食草动物数量锐减,食肉动物也因找不到足够的食物而陷入困境。
一年后,地球的气候变得异常极端,全球气温持续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被海水淹没,无数人失去了家园,成为了“环境难民”。另一方面,森林的消失导致蒸腾作用大幅减弱,降水减少,陆地干旱频发,土地干裂,火灾频发。
更可怕的是,没有了树木的光合作用,氧气的产生量大幅减少。人们不得不戴着氧气面罩生活,医院里挤满了因缺氧而生命垂危的病人。地球不再是生机勃勃的蓝色星球,而是一片死寂的灰色世界。
假如地球没有了树木,这将是一场无法想象的灾难。但值得庆幸的是,这一切还只是假设。如今,我们还有时间行动起来,珍惜树木,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资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守护好地球这个蓝色星球,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依然能在蓝天白云下,呼吸清新的空气,欣赏绿树成荫的美景,在充满生机的地球上幸福地生活。
点评:小作者想象力丰富,以“假如地球失去树木”为切入点,通过描绘树木消失后的灾难性场景,如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动物濒临灭绝等,清晰地给读者传递了保护森林的重要信息,呼吁人类要保护森林。文章主题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可读性强。
指导老师:林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