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星空有约|火星与地球12日“相会”

2025-01-10 11:49 来源:新华社

地球的“邻居”火星将于1月12日运行至本轮会合周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位置。届时,公众可以目睹近两年中最近、最大的火星。当天,火星与地球大约相距0.642个天文单位,约合9600万千米,视星等约为-1.4等,好比两颗行星在各自的轨道上近距离“相会”。

何为“最近”?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解释说,火星和地球都绕着太阳公转,二者间距离时远时近。火星与地球的平均会合周期约780天,即26个月左右,在每个会合周期中,这两颗行星会迎来一次“最接近”。

然而,由于二者绕日运行的轨道为椭圆且存在倾角,每次会合周期中,地球与火星的最近距离也会有所差别。“例如本次的‘最接近’在历次中不算很近。”王科超说,数据显示,二者在一个会合周期里的“最近距离”一般在0.38个天文单位到0.67个天文单位间变化,火星的视星等在-2.8等到-1.2等间变化。

每轮会合周期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前后一段时间都是观测火星的好时机。通过高倍率、大口径的天文望远镜,我们有可能会看到火星两极“戴着”白色“帽子”,这是它的极冠。火星极冠主要由固态二氧化碳组成,其面积在火星的冬季变大、夏季缩小。另外,我们还可能观测到由于火星南北半球地貌差异所导致的明暗差别。

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前一段时间是地球人向火星发射探测器的“窗口期”。王科超告诉记者,火星与地球最远距离超过4亿千米,最近距离约5500万千米,因此选择合适的时机发射探测器,可以明显降低探测器在地火之间的飞行时间。2020年7月,地球和火星正处于这个理想位置,阿联酋、中国和美国分别发射了“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和“毅力”号火星车。

每个会合周期中,像火星这样的地外行星和地球“最接近”一般发生在地外行星冲日前后。继1月12日火星与地球“相会”后,1月16日又将迎来火星冲日。冲日时,火星与太阳的地心视黄经相差180度,即地球、火星绕日公转运行到太阳同一侧近似排成一条直线。如果冲日时,火星恰好运行至近日点附近,则称火星大冲,每15年或17年才发生一次。“火星大冲时,火星与地球的距离相对更接近,是火星探测器发射窗口期中的‘最优黄金期’。”王科超说。

策划:孙闻

记者:王珏玢、邱冰清

海报:黎茵茹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江苏分社联合制作

编辑:何海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春运期间,琼州海峡实行“全预约过海”
  • 渔港公园迎春大型鲜花造型上新
  • 教育、交警部门联合开展涉学生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专项整顿行动
  • “肥娟小吃”火爆的背后:友爱待人“出路”在 诚信经营“流量”来
  • 坡头区:抓好典型镇村建设 以点带面出新彩
  • 湛江市青年农创项目大赛收官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