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霞山区爱国街道洪屋社区创新路21号,一排承载着船厂职工记忆的老旧平房,在岁月的侵蚀下逐渐成为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心病”。如今经过多方协同努力,这片危房已得到妥善修缮。
这排平房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历经四十余载风雨洗礼,房屋结构严重受损,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挂点单位市、区纪委得知情况后,与爱国街道办组建联合工作组,深入开展“一线问需”行动。通过数十次入户走访及多轮居民议事协商会,广泛收集群众诉求,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最终敲定科学合理的屋顶改造方案。
改造工程启动后,街道办、社区工作人员与挂点单位干部组成质量监督小组,全程跟进施工进度与质量,确保改造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船厂宿舍危房改造前后对比图
此次危房改造不仅是对房屋的修缮,更是对居民幸福生活的守护。
从“忧居”到“优居”,船厂宿舍的蝶变是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缩影,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的生动实践。爱国街道党工委负责人表示,爱国街道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民生答卷,不断提升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