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龙眼里的父爱

2025-07-03 13:45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阿清

父亲家的龙眼,我几乎没吃过十分熟的,最多七八分熟,有时甚至刚泛白就被人摘了。这主要是那两棵龙眼树太招惹人了。

20世纪90年代,父母在自家新建的大楼前,种下两棵龙眼树。这里靠近运河休闲带,人来人往,很热闹。

我家的龙眼很甜。果皮还泛着青时,馋嘴的路人就忍不住伸手了,连五月起就在树下纳凉的人也加入摘果的行列。渴了、饿了,抬手就摘,剥开黄褐色的壳,塞进嘴里大快朵颐,摘龙眼成了他们夏日的乐趣。

我们看见了,也不责骂,只是轻声说:“等熟透了再摘吧!”对方说:“现在也挺好吃的!”于是,还没熟透,低处的龙眼就所剩无几了。

父亲知道我们喜欢吃自家的龙眼,却又不主动摘。所以,每年龙眼快成熟时,他就急得不行,一个劲地催我们快点摘。

见我们不紧不慢,他等不及了,亲自上阵。

他搬出自己做的人字木梯,关节突出的手紧握梯栏,弓着腰,每上一级膝盖都微微颤抖。坐在梯子顶端,仰头摘下成串的龙眼,轻轻放进挂在梯子上的袋子里。

看见我们回来了,他把龙眼捧到我们面前,得意地说:“快吃,这是我摘的!”我们边吃边埋怨:“现在大街小巷都有龙眼卖,才几块钱一斤,咱家这龙眼也值不了几个钱。您年纪大了,别自己摘,万一闪了腰可怎么办!”

有一年,老父亲爬木梯摘龙眼,一个不小心,摔下来。脚伤了,腰也扭了,好久都没恢复。我们又心疼又生气:“几个龙眼而已,叫您别自己摘,偏不听,现在治伤得花多少钱!”父亲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低着头,一声不吭。母亲却怪我们不懂事:“他还不是为了你们?怕被人摘光了你们吃不着!”

我从娘家搬出去住后,每年龙眼成熟,父亲都会打电话叫我回家摘。我爬上木梯摘龙眼,父亲就在下面稳稳扶着梯子,把我摘下的龙眼装进袋子。我们一个摘一个接,配合默契。好奇的行人驻足观看,父亲很大方地分给大家。

这些都成了往日的回忆。从前年开始,父亲的病愈发严重,双腿绵软无力,很少出门了。

前天,父亲又打电话叫我回家摘龙眼。我说:“我的脚扭伤了,下不了楼,阿明出差了,我就不回去了。”

第二天,我还在睡梦中,门铃突然响了。我扶着墙,一瘸一拐地去开门,站在门口的,是我的老父亲!他弓着腰,手里提着一只装大米的塑料袋,袋子鼓鼓囊囊的,像小山。相比之下,瘦弱的父亲显得那么渺小!

我心疼不已,泪水涌出来,嘴里却责怪他不顾自己的身体。

父亲扶着墙,大口喘着粗气,急切地说:“阿清,这是咱家的龙眼,你最爱吃,我刚摘的!”

我扶他进客厅,他却顾不上喝水,颤巍巍地解开袋子,拿出龙眼,剥开龙眼壳,露出洁白晶莹的果肉,叫我快吃。

我接过父亲递过来的龙眼肉,含泪吃下。他一直慈爱地看着我吃。

这是父亲第二次来我家。我住得高,又是步梯,平时都是我回娘家看他们。我新居入伙那年,他第一次来我家,身体还比较硬朗。现在,他年老体弱,刚做完白内障手术,他不顾这一切,硬是爬上这高楼,只为给我送一袋龙眼!

我轻轻抚摸着那袋龙眼,它沉甸甸的。我想起,父亲曾是警徽下英气逼人的刑警,肩背挺直如松,步伐矫健如风。可如今,岁月却将他压成了一枚弯月,步履蹒跚。我曾责怪他不听劝,现在才读懂这份密码:他捧来的不是龙眼,而是滚烫的父爱,是岁月无法带走的深情!


编辑:周子琪
值班主任:苏碧银
值班编委:钟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徐高速公路乌石港高速连接线正式开通
  • 雷州:“百千万工程”结硕果
  • 湛江文化中心三馆完成电梯安全检验
  • 市足协代表队与“粤湛”女足进行友谊赛
  • 探寻古埠历史印记
  • 湛江以“抓经济”破题 “激活存量”与“做优增量”协同发力  奔涌向上生长力量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1. 1 湛江市特殊教育学校2025届高考27名学子考上大学0
  2. 2 作家何武豪妙笔抒写乡土情  美丽乡村入题来0
  3. 3 雷州市纪家镇:无人机助力 警民3小时寻回七旬走失老人0
  4. 4 廉江市石角镇文豪村百岁老兵钟胜华:走过枪林弹雨知足常乐 时时激励后辈赓续初心0
  5. 5 狂风巨浪中守护渔民安全 遂溪江洪警民携手成功救援0
  6. 6 麻章镇中心幼儿园2025届大班毕业典礼:“筑梦启航”开启人生新篇章0
  7. 7 广东省盐业集团徐闻盐场有限公司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开工0
  8. 8 雷州市委统战部带领市新阶联慰问15户困境家庭0
  9. 9 雷州市特殊教育学校“三个习惯”劳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举行0
  10. 10 湛江晚报《金秋》周刊启动改版升级 携手打造 “银发新阵地”0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