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全球引种➝造林筛选➝扩大种植

2016-09-04 09:22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欧丹丹

南三岛技术人员在积极培育改良“水插苗601”木麻黄育苗。记者 李忠 摄

    湛江日报前段时间报道《7000亩木麻黄成片枯死》后,引起相关方面重视,南三岛多措并举展开了滨海木麻黄生态公益林渐进式恢复措施研究。记者昨日从南三岛了解到,目前该项目已初步有了路线图和时间表。

    学者:木麻黄是滨海沙地首选树种

    为抵御风沙侵袭,南三岛在上世纪50年代种下的5万多亩木麻黄林,在蓝海之滨筑起了一条坚固的“绿色长城”。但由于长期种植单一品种、森林抚育措施乏力等原因,木麻黄生长不良。1996年第15号台风袭击后,胸径6至7厘米以上的林木全部被折断,胸径5至6厘米以下林木虽未折断,却遭遇青枯病威胁,几乎全部枯死,损失面达95%。

    台风过后,各级政府全力挽救,但经20多年努力,青枯病始终难以根治,木麻黄林恢复效果不理想。广东海洋大学林业博士易润华认为,木麻黄是重要的防护林、用材林和多用途林树种,对防御台风、海啸、海浪侵蚀及固沙等有着重要作用,特别在沿海沙质地带,木麻黄的作用是其它树种难以替代的。

    全球引种木麻黄品种选抗病品种繁殖造林

    “抗病育种被认为是防治木麻黄青枯病的根本途径。”易润华说,要重点解决修复木麻黄林的关键技术难题,一是要建立木麻黄种质资源库,二是要实生苗育种造林。

    如何选出抗病品种?南三岛计划从国内外大量引种木麻黄品种,建种质资源库,每年试种3至5个品种,选育出适合南三岛种植的系列抗性品种。同时,通过收集国内外不同品种的木麻黄种子,培育实生苗进行造林。

    加快立地条件的恢复种乡土物种改善土壤

    在全球挑选抗病品种的同时,南三岛还计划通过绿化沙地改善土壤条件,为今后修筑防护林打好基础。

    南三岛林地基本都是沙地,沙层厚度大,持水持肥能力差,林地物种单一,而且生长量少……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木麻黄的生长。要提高林地土壤条件,只有尽可能多引种其他物种,加快立地条件的恢复。 通过引种乡土物种改善南三岛沙地林的立地条件,同时大量引种木麻黄品种以及实生苗进行造林,逐年筛选适合的木麻黄品种或品系进行造林——这就是南三岛两条主线同时推进的滨海木麻黄生态公益林渐进式修复方案。

    争取2018年造林千亩

    根据方案,南三岛今后三年将分三步走修复木麻黄“绿色长城”—— 2016年10月至12月,完成部分木麻黄引种、木麻黄种子采集以及乡土物种的调查,挑选出合适的乡土物种; 2017年,建立种质资源库,培育木麻黄种苗和乡土物种种苗,每个品种造林10亩,筛选出2至3个抗病性较好的木麻黄品种; 2018年,继续培育种苗扩大造林面积,争取造林1000亩,达到造林当年成活率85%。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