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培育外贸新动能 增强外资吸引力

2020-08-21 09:4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 朱明杰 通讯员 李书海

    全球疫情的蔓延严重冲击国际贸易,接单难、履约难、国际物流不畅、贸易壁垒增多等问题接踵而来。可以预见的是,商务经济后续发展面临的困难在短期内将难以纾缓。近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为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我市对商务发展形势研判未曾间断,不断出台具体政策和细则,精准稳妥推进外贸、外资、商贸流通、电子商务企业及口岸经营服务单位全面复工复产。

    据统计,目前我市外资、外贸重点监测企业的复工率已达到100%。1—4月,湛江货物进出口总额121.6亿元,增长3.8%,增速居全省第1位;实际利用外资31022万美元,增长333%,增速居全省第1位,并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5月8日中午,“凯名”轮(NEW RENOWN)完成靠泊,停靠在中科炼化原油码头。记者张锋锋 刘冀城 摄

    聚焦“外贸稳量” 培育外贸新动能

    今年3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进口关税排除公告中,对177项税目中国进口产品实施关税豁免,其中包括了冷冻罗非鱼。此前,罗非鱼的额外关税高达25%,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进出口商因贸易战支付的罗非鱼产品额外关税为7710万美元。

    “这个消息看上去无关轻重,但在当时全球新冠疫情肆虐、外贸活动骤降的形势下,对湛江的水产品出口企业而言,这就非常值得考量了。”市商务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取得这一重大信息后,该局立即通知到我市各水海产品外贸出口企业,引导企业迅速调整生产设备,加快对接新需求,组织出口,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今年出口业务量下滑的态势。

    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闫玉科教授分析认为:“疫情蔓延是‘危’也是‘机’,如今国际市场上各类产品尤其是保障人们生存生活的农副牧渔产品库存已经见底,而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大部分工厂正常复工。在国际客商的迫切补货需求下,湛江外贸企业一定要想方设法组织货源出口,抢占国际市场先机,恢复外贸市场网络。”

    记者获悉,今年上半年,我市乘借着扩大促进水海产品和冻肉进口扶持政策正向激励作用和国内市场需求加快恢复的机遇,引导企业扩大水海产品和冻肉进口,推动进境水海产品和冻肉集散中心建设早日达预期。

    此外,湛江全力推进华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设,促进区域钢铁、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达产增效;利用外贸多元业态竞相发展、业态增多的形势,引导市场采购、保税贸易、跨境电商、外综平台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研究用好网上“广交会”,帮助企业拓市场、保订单;利用省政府、省商务厅统筹力量,推动更多的在地央企、省企外贸统计数据回归湛江;鼓励外贸加工制造企业充分利用自身产能,创新商业模式,增加面向国内市场供给,对冲外贸订单不足、市场不稳的风险。

    聚焦“外资增能” 增强外资吸引力

    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全球经贸洽谈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如何跟踪服务好大型外资项目、开展“点对点”服务、保障企业投资按计划进行,需要我市各部门通力协作,以行动和支持稳住外资的信心。

    5月30日,万里晴空,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的首批装置正式在湛江东海岛打桩开建,这个总投资额达100亿美元的项目正式步入土建阶段,这是该项目自去年11月正式启动以来的又一重要里程碑。项目首批装置将生产工程塑料及热塑性聚氨酯,从而满足华南地区及整个亚洲市场多个增长行业的客户需求。

    “从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到首批装置的开建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这主要得益于政府部门和当地社区的大力支持,以及巴斯夫团队及合作伙伴的持续努力。”巴斯夫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新一体化基地负责人林汉平说,目前项目正稳步有序推进,按计划将在2022年底前推出首批“湛江制造”的产品。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利用《外商投资法》及实施细则实施形成的稳定、透明、可预期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省市两级外资奖励政策形成的激励机制以及巴斯夫全球第三大精细化工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形成的强大产业配套需求,配合有关部门利用线上沟通、洽谈、商签等方式开展商务活动,将持续推动境外产业资本在湛江集聚。

5月30日上午,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的首批装置正式打桩开建。 记者 刘冀城 摄

    助力码头开放推动口岸与产业互促发展

    2020年5月8日,蓝天白云,海清浪静,来自中东的超大型油轮(VLCC船型)“凯名”安全靠泊中科炼化港口30万吨级原油码头并顺利接卸,为6月16日中科炼化正式投产运营奠定重要基础。

    记者了解到,因疫情导致国际油价持续走低,为国内炼化行业带来了低成本的机遇,中科炼化快速推进引进原油源各项准备工作,紧盯市场,适时采购原油,努力降低开工原油成本。在这艘船上,装载的正是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的首票进口原油。

    4月中旬,市商务局获悉中科炼化的首艘进口原油船需要进港靠泊的情况。“从2017年起,我局多次主动对接中科炼化公司,督促码头建设与项目工程建设统一规划,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加快推进口岸开放。而这次中科自用码头的临时对外开放申请,时间很紧、协调难度大。”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局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急企业之所急,积极协调各方完善各项申报条件。

    “要是没有各方支持,船不能靠泊,就会产生巨额滞期费,一直不靠泊就要另找储存地,产生仓储费及其他物流费,项目也将不能如期投料试车。”中科炼化相关负责人谈到,湛江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深入现场开展暖企服务,在行政许可办理和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中科炼化全方位的指导和强有力的支持,为项目投产铺平了道路。

    在临时对外开放的6个月期间,市商务局(市口岸局)将加强对企业的督导,进一步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明年正式对外开放;此外,该局还争取湛江机场对外国籍飞机开放通过验收,徐闻港区、大唐雷州电厂专用码头年内实现扩大开放,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口岸开放与产业互促发展;打基础、谋长远,全面启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争取早见实效;加快推进设立综合保税区“边报边建”进程,争取再添高水平开放新平台。

    商务经济向好发展释放巨大消费潜力

    据悉,我市商务运行在应对疫情中逐步回稳向好发展,部分指标优于全省水平。1-4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3.86亿元,下降14.3%,发展速度居全省第3位。市商务局成立10个工作组,分赴各县(市、区)和重点企业,指导复工复产工作,使商务领域复工复产有序推进。

    目前,与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27个批发市场、276个农贸市场、310个大中型超市全部开业,利用其贴近社区居民、品种丰富的优势,发挥保障市场供应的骨干作用,很好满足居民生活必需品需求,有效避免断供现象,尤其是需求较大的粮油、食品类和中西药品类等防疫保供相关的大宗商品供需两旺,渠道通畅,1-4月两大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6.3%和27.6%。

    今年上半年疫情防控期间,我市极力倡议推广“无接触配送服务”,得到积极响应,29家大型超市及快送平台先后开展“无接触配送”,配送服务从“商超+平台”拓展到“工厂+平台”,从市区延伸到县域,服务形式更多样、服务地域更广阔、服务者更多,受众更广。此外,乘“五一”假日,我市向湛江市民发放餐饮消费券共10万张,等价金额500万元,适时引导社会消费,有效促进我市餐饮业回暖向好发展,推动商务经济尽快进入正常发展轨道。

    市商务局发动外贸企业通过各自外贸渠道,组织境外防疫货源进口。对筹集到的防疫物资,坚持一线优先原则发放,共向口岸单位、农贸市场、大中型超市商场、餐饮企业、批发市场、邮政快递、重点外贸、外资企业等重要行业供一线员工发放76.94万只口罩,有效保障了商务正常运行秩序。

    利用国内疫情形势持续积极向好的形势,我市出台对冲疫情影响促进消费增长的10项措施,按全省部署开展汽车、家电下乡活动和有本地特色的促销活动,通过系列促消费举措,引导形成积极的社会消费预期,推动商贸消费尽早步入正常运行轨道,更好承接逐步释放的恢复性、补偿性消费需求和巩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