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讲好“南调故事” 告别“众口难调”

2020-08-30 09:36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张永幸 龙飞腾 通讯员 张小英 郑华忠

俗话说,“众口难调”。要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必须精准施策“调众口”,这考验着基层治理的“绣花”功夫。

坡头区南调街道在推进脱贫攻坚中也曾遭遇“众口难调”的困窘。面对234户贫困户的不同致贫原因和帮扶需求,南调街道党工委书记李观胜说:“作为基层干部,我们不仅要让贫困户的日子好起来,还要让他们腰包鼓起来、生活甜起来!”

为此,南调街道组建了新时期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组。挂点干部与驻村扶贫工作队进村入户走访调查,分析致贫原因,“私人定制”帮扶策略,做到“一户一策”。帮扶工作组还引导贫困户通过生活小物件,讲述脱贫奔康的“南调故事”,达到互相鼓励、扶贫先扶志的效果。

8月28日,记者走进南调街道,从贫困户口述的一个个“南调故事”中,解开南调人的幸福密码。

一辆三轮车

28日一大早,南调街道欧烟楼村的小巷里,骆益智和妻子庞亚英忙碌着水果摊生意。他们身边,有一辆燃油三轮车。

从手推三轮车,到电动三轮车,再到燃油三轮车——骆益智的三轮车一路“升级”,已到了“第三代”。得益于南调街道实打实的帮扶措施,骆益智的生活也在“升级”。

2017年以前,骆益智开着电动三轮车从南调去霞山水果批发市场,一趟只能运货200多斤,车到半路经常担心不够电开回去。这种对下一刻不确定的焦虑,恰是骆益智当时生活状态的写照。2017年6月,帮扶工作组进村入户了解情况后,向他捐助了一辆近万元的燃油三轮摩托车。

“有了工作组捐助的车,我每天的运货量翻了一番,达到400多斤,水果摊生意也越来越旺,生活好过多了。”骆益智说。

靠着夫妻水果档,骆益智一家已经脱贫,但逢年过节、孩子开学,帮扶工作组的关爱依然如期而至。采访当天,见到工作组人员过来买水果,骆益智悄悄把微信支付码收起来,说什么也不肯收钱。工作组人员一顿劝说,他才打了折收下。

一张旧照片

一个40多岁的干瘦男子,两眼无神,形销骨立——看着阮虾仔手中的旧照片,记者很难将他与相中人画上等号。

47岁的阮虾仔是南调街道麻东村人,看起来精神抖擞、浑身是劲。采访当天,他在垉屋村一处私人宅基地运泥,听说记者来了,近午时分开着小型货车赶回家找来旧照片。

这张照片拍摄于4年前,阮虾仔因为一场脑瘤手术身体虚弱,生活和家庭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阮虾仔被列为贫困户,帮扶工作队在走访中得知他会驾驶货车,于是出资6万多元,加上他自筹的3万元,为他购置了一辆小型货车。

“多亏南调帮扶工作组一路关心。”阮虾仔一边说,手机一边响个不停,都是来约他干活的。靠着街道的牵线搭桥,他跑工地、做水利、运沙石,有时则将车租出去,给车队当司机。如今,月收入万元以上的阮虾仔成了当地脱贫致富的“明星”。

一份新工作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在海东二中上初一的儿子没有手机上网课,把我愁得不知道怎么办,好在街道办的李书记知道后,二话没说就送来了一部新手机。”冼陀弟激动地说,帮扶工作组不仅逢年过节送慰问品,每个月还定期“家访”,问她家里需要什么、遇到什么困难。工作组把她所需所急当成自己事去办,让她倍感温暖。

冼陀弟是南调街道林口乡上高岭村人,10多年前丈夫去世后,她一个人拉扯大两个儿子。如今,在当地政府关怀下,她有了一份新工作——在海东度假村做绿化保养,有了固定收入。下班后,她还负责上高岭村的保洁工作,每天到10几户人家门口收垃圾,每月补贴发到她的低保户卡中。

保就业,就是保民生。自成立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组以来,南调街道每年多次对贫困户进行“家访”。在走访了解情况基础上,积极为贫困户提供公益性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同时,帮扶工作组有意识地加强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培训,下一步计划在引导贫困户参加“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培训上下功夫。

一只大水桶

“像这样的大水桶,以前还有很多个,算是我家的一道‘风景’吧。”指着房子角落的一只大红水桶,宁雪兰陷进了回忆里。

墙体剥落、局部缺损、地板不平……这是贫困户宁雪兰住了20多年的老房子。一到雨天,房子还会漏水,宁雪兰只能在家中常备几个水桶接水,一家人对此苦不堪言。不过,这一切都已成过去。如今,老房子焕然一新,墙体光滑整洁、房顶密实坚固、地板平坦如新——“有瓦遮头”的幸福,充满“质感”。

改变要从今年年初说起。为更好地做到“两不愁、三保障”,南调街道办利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契机,引入社会资金,为贫困户修补房屋。像宁雪兰般受益的,还有21户贫困户。虽然不是新建的房子,但翻修一新的房子,让贫困户感受到了南调街道给他们一个“家”的心意和温暖。

在南调街道的宣传动员下,给贫困户一个“家”成了社会各界共识。今年年初,湛江市金科公司得知南调街道有一批贫困户房屋亟待修补而又缺乏资金后,主动出钱出力支持,让22户贫困户住进了“安乐窝”。

一张成绩单

一个个“南调故事”,写成了南调街道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成绩单。成绩单上,有4个大写的“100%”。

●南调街道2019—2020学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61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并全额领取生活费补贴。

●南调街道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共234户537人,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

●南调街道有无劳动能力贫困户121户161人。符合条件的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全部纳入兜底范围,100%落实最低生活保障。

●南调街道2019年、2020年按《广东省相对贫困人口相对贫困村退出机制实施方案》标准退出贫困户共234户537人,退出率达100%。

众口难调调众口,人心难得得人心。南调街道用“绣花”功夫,写下了一个个脱贫摘帽、走向小康的“南调故事”。故事里,有安居乐业烟火气,有欢声笑语人情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