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为脱贫攻坚战带来新的挑战,成了贫困户家庭奔向小康的“加试题”。为积极应对和有效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对贫困户家庭生产生活的影响,吴川市覃巴镇吉兆村吹响了冲锋号,积极认真分析形势,实施多项帮扶举措,帮助贫困户渡过疫情影响难关,确保交出脱贫攻坚的满意答卷。
为贫困户家庭撑起“保护伞”
疫情期间,吉兆村第一时间成立领导小组,镇政府、扶贫工作队、村委联合共建疫情工作组,把党员作用发挥在一线,把防控网织密织牢在一线,全力确保疫情阻击战能够控得住、防得好、打得赢。记者走访中了解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需求,帮扶单位和扶贫工作队共为贫困户及吉兆小学提供了12000个口罩、300余公斤消毒液等防疫物资。
设置环卫公益性岗位,增加贫困户收入
驻村第一书记冯作均介绍,吉兆村坚持将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相结合,积极向帮扶单位建言献策,多方筹措资金。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共设置7个环卫公益性岗位。此举不仅充实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量,为贫困户增加了收入,也让贫困户看到了自身价值,更激发了他们勤奋工作的决心和勇气。据了解,这7个环卫公益性岗位面向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尤其是受疫情影响存在返贫风险的贫困户,他们主要利用早午晚空闲时间,整治片区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清理村道村巷垃圾,既不影响自身务工,又为家庭增加了收入。
目前,吉兆村正在构建脱贫防贫长效机制上“发力”。吉兆村将所有贫困户建立台账,逐人精准施策,逐项解决问题,确保贫困人口全部高质量脱贫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土龙,因疫情影响失业,仅靠低保金及慈善救助维持生活。扶贫工作组了解情况后,精准施策,结合准备上马的扶贫项目及陈土龙自身情况,安排他到吉兆村无花果种植基地上班,解决了其就业问题。
扶贫必扶智 贫困户出了一名优秀追梦学子
贫困户杨金成一家八口主要靠捕鱼为生,其妻子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当起餐厅服务员。其女儿杨莹人穷志不穷,刻苦学习,今年中考考上了湛江一中。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帮扶单位——佛山市国资委致力于扶贫先扶志更扶智,重点抓教育,减少贫困代际传递,投入扶贫自筹资金93.33万元,集中力量解决吉兆村义务教育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积极推进吉兆小学建设。同时,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义务教育就读率100%,教育补助落实率100%。成立吉兆村慈善金基金,除用于扶贫济困外,更确保贫困生不放弃读书,破解贫困代际传递,做到真正拔掉“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