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排村芦竹基地,村里的妇女在河边修剪芦竹,芦竹加工场面热火朝天。
近日,沿着硬底化机耕路,来到雷州市南兴镇离善排村不远处的芦竹基地,一派繁忙景象。10多个妇女有的在浇水,有的在切芦竹、有的在培育组苗。
脱贫户正在培育芦竹组苗。
记者与脱贫户林妙金聊了起来,“我一家6口人,因田地少,孩子小,仅是靠几亩薄田,生活入不敷出。芦竹基地办起来后,我已经在这里做了二年多,每天收入100元以上,每月2000多元,丈夫也在工作队的支持下,购买车辆跑起运输,去年就脱贫了。”
善排村芦竹基地靠近南渡河,阳光、河水充沛,非常利于芦竹生长,看着长势喜人的芦竹,脱贫户一脸笑容。
基地负责人胡善建设介绍,这里靠近南渡河,阳光、水源充沛,利于芦竹生长,成活率高。基地主要是培育芦竹组苗,远销到新疆、内蒙古和河南,目前供不应求。按计划月生产950万支组苗,但目前远达不到要求,下步计划扩大生产。
打包芦竹苗。
善排行政村是广东省省定重点贫困村,从2016年4月起,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广州局驻点该村扶贫,扶贫队长王慧锋介绍,在充分调研基础上,与中科光启合作,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投资65万元,种植绿竹一号(注:芦竹)面积150亩,为合作社年增收15.5万元,带动近20人长期就业,高峰时用工30多人,其中贫困户6人。
村姑们干劲十足,乌云盖顶也不慌,她们想着赶在下雨之前多做一点,就多一份收入。
芦竹植株生长快,管理粗放,基本不需要施用肥料和除草剂。粗蛋白高,可以喂牛、羊、猪,作为纸浆原材料,也可生产夹板和燃料乙醇等。
妇女们一边唠家常一边工作,芦竹苗打包现场一片繁忙。
在芦竹和其它项目的精准扶贫下,截至去年12月底,善排村79户269个贫困户全部脱贫,村集体收入从零提高到2019年78万元,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1.66万元,远高于广东省脱贫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