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康海洋生物公司工作人员在熔封产品,并观察产品的密封性。 记者 刘冀城 摄
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守法诚信、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是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精准概括。
8月25日,麻章区瑞云南路博康海洋生物公司的总部,该公司董事长莫水晶接受了记者专访。“企业家”莫水晶,话不多,更像是埋头苦干的科研“工匠”,他的访谈也糅合了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记者: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无论是企业还是企业家,都特别难,博康生物的情况如何?
莫水晶:原材料紧缺,上游包装材料供应商缺货,公司第一季度受到一定影响,减产200多万元。目前我们生产的药品检测用鲎试剂年产量1000万支,实施《国家药典》记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每年可确保20亿人次的用药安全。
在此基础上,研制的血液内毒素检测试剂盒产品,弥补临床病原学微生物培养法不能检查细菌内毒素致热活性的不足,快速检查临床感染性疾病脓毒症和“不明原因发热”,1小时内出结果。明确致热源,或判断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程度,快速诊断内毒素血症和指导临床用药,起到救人于危急存亡之间的作用。
产能受影响,经济利益是其次,作为生物医药与诊断试剂的研制、生产企业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人命才是最重要,一切科技创新都源于对生命的敬重。
记者:最后怎么走出困境?
莫水晶:海洋生物医药是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和重视。今年3月,市委、市政府推出“百干帮百企”的行动,派驻市司法局法律专才干部帮扶我们。公司得到切实扶持,包括社保减免、电费节省、税费返还以及无抵押信用低息贷款等援助。到5月,我们公司作为疫情防控物资供应重点单位,市工信局积极协助我们对接省外相关职能部门,确保生产原料供应如常,上游供应链恢复正常。当前,产能已可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
记者:据悉,博康生物的东方鲎试剂原创技术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取得巨大成功。众所周知,科研成功需要专注,需要奉献精神,你们实干苦干的动力来源于哪里?
莫水晶:我本人吃过内毒素伤害的亏,差点丧命。当时,国内没有内毒素检测技术。我大学(药学专业)毕业后,于1987年从空军某医院调回南海舰队海军某医院开展鲎试剂项目的研究,目的是以学之所长报效国家。那是在一次听讲座,日本学者提到药品热原检查新方法,就是鲎试剂。想起家乡湛江海域就有大量的鲎资源,我亦想利用家乡的海洋生物资源做点贡献,为国家医学事业服务,从此,研究鲎就成了毕生事业。
记者:博康生物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三大鲎试剂研制与生产企业之一,未来还有哪些目标?
莫水晶:我从事鲎试剂研制与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已经36年,不纯粹为赚钱。能够攻克世界药品热原检查研究难题,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才是研究最有价值的部分。今后,我和我的团队,将继续研发更多新产品和首创技术,放眼世界,不仅与国际接轨,还要能填补国际空白(如内毒素血症治疗新药),为人类健康福祉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