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扶贫协作中,廉江—融水共建产业园。
廉江,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是“中国小家电产业基地”、“中国红橙之乡”;融水,是全国最早成立、广西唯一的苗族自治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广西2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
2017年,在推进粤桂扶贫协作中,以山为依的广西融水和以海为邻的广东亷江从此结缘,成为了一对“海誓山盟,同心永结”的亲密伙伴。在推动粤桂扶贫协作中,依托融水丰富农林资源优势,两地共建产业园,“造血式”扶贫奏响了一曲东西部扶贫“协奏曲”。两地齐发力 企业早落地
过去,融水县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丰富的农林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经廉江、融水两地反复研究,决定依托融水丰富的农林资源优势和廉江先进的园区管理经验、招商经验和理念,融水配套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共建扶贫产业园,园区以竹木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电子产品加工为主。
确定共建产业园项目后,融水成立粤桂扶贫协作产业园项目建设工作组,驻点协调推进。仅一年时间,就完成了土地征迁工作,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同时,配套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对吸纳贫困劳动力占就业总人数比例达20%以上的投资企业和团体,享受厂房租金优惠政策,并在税收、投融资等方面给予奖补和支持。
廉江驻融水县挂职干部利用自身在园区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反复与造价咨询公司对接,优化设计方案,最大程度节省厂房造价。同时,廉江积极帮助招商,目前已有32家企业报名入园;已签约企业18家,其中投产企业15家、建成待投产企业1家、在建企业2家。吸引了包括全国排名前三的生态板生产企业等东部企业入驻融水,投资额共计3.2亿元。整个产业园建成后,预计可容纳企业45家,可解决1万多个就业岗位,园区工业产值达70亿元。
目前,产业园已建成约8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园区污水处理厂已建成使用。目前,正在建设4栋厂房,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预计10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目前,园区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402人就业,为村级集体经济营收84.2万元。就业有保障 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企业入驻园区后,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浙江一家公司在融水成立广西融水晨阳木业有限公司,一期计划招收工人500人,优先录用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目前已招收劳动力23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0人。随着产业园的建设和更多企业入驻生产,将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解决更多贫困人口,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融水将粤桂扶贫协作帮扶资金援建的标准厂房列为贫困村集体经济资产,租金收益全部作为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推动贫困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收到租出的厂房租金84.2万元,已全部划拨到115个贫困村和2个易地扶贫搬迁点社区集体经济账户。项目全部投产后每年可产生租金约160万元注入贫困村集体经济。促“三产”联动 激发发展新活力
融水的森林面积达33.8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1%,其中有香杉木297万亩,产量排名全国第二,每年可产香杉木40万立方米。香杉木种植是融水脱贫的主打产业之一。
产业园通过引进木材加工、家具生产等企业,由过去单一的木材原材料加工转变为生产高端定制家具、办公家具,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加就业岗位,推动融水经济加快发展。
近年来,随着东部产业的转移入驻和园区产业的发展壮大,融水工业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拉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脱贫摘帽夯实基础。同时,随着产业园区规模不断扩大和特色旅游的发展,城镇人口聚集大大加快,将推动服务业迅速发展。
如今,园区企业集群效应和市场调节机制有力带动了当地原料基地发展和新型经营主体建设,进一步激活融水丰富的林业资源和特色生态农业资源,促进特色种植和养殖业的规模化、组织化发展,带动覆盖全县94.43%以上的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实现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