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办事处扶贫工作队对口帮扶雷州市南兴镇南渡村,立足当地实际,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在南渡村开展粮食烘干厂、火龙果种植、芦花鸡养殖等项目,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五年来,产业帮扶成效显著,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贫困户的脱贫成效显著。
工人在粮食烘干厂工作。 记者 李嘉斌 摄
产业扶贫,粮食烘干厂收益高
秋天的南渡河两岸,东西洋田稻谷成熟一片金黄,农民们正抓紧时间收割稻谷。南渡村,因位于南渡河边而得名,全村有3000余亩水稻种植地,是远近闻名的“水稻村”。由于南渡村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农田为单一的种稻谷农田,不能实行多样性的种植,因此南渡村的整体产业比较单一。
采访中,佛山市顺德区大良街道办事处扶贫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欧阳健对记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脱贫长远之计在于教育,托底保障在于产业,而且选择产业要因地制宜。南渡村及周边农田属于广东“粮仓”东西洋田,在开展产业扶贫时可否就利用这一因素做些文章?为了落实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真正助力贫困户精准脱贫,南渡村扶贫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南渡村干部一直致力构建适合南渡村贫困户的产业模式。欧阳健还认为,农业生产风险对贫困户的产业发展会造成极大的影响,要规避这些风险,必须通过合作社与社会优质企业合作,合理运用企业的多方优势,才能保证南渡村产业顺利发展。为了更好的开展扶贫产业工作,南渡村扶贫工作队与贫困户村委会商量,决定建立属于本村贫困户自己的合作社——南渡种养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成立后,以合作社为主体,善用扶贫资金,构建长效扶贫产业。
扶贫工作组与南渡合作社积极走访沟通,与多家优质企业达成了合作关系。南渡村新建了一座粮食烘干厂,因处于发展阶段需要资金扩大规模。在传统农业作业中,稻谷收割下来以后要摊晾在平地晒干水分,但若是碰上暴雨或大风,回收不及时就会被淋湿,极易发霉长虫,现代烘干技术将极大地解决这一问题。工作队通过调研,深入研究项目可行性,考虑到东西洋田一带稻谷烘干需求旺盛,烘干厂具有较大发展优势,收益也比较可观。
经过研究分析,工作队决定南渡村入股烘干厂项目,共投入111.5万元。烘干厂广受附近农户欢迎,丰收季节每天最高可烘干400吨稻谷,就连其他镇的农户都把稻谷送来这里烘干。村里有劳力贫困户46户每年共可获分红83625元,受惠贫困人口达共计219人,每户最高分得3000元。在欧阳健的大力建议和努力下,南渡烘干厂新近上马300余万元的精米加工生产车间,正在成为新的稳定脱贫“助力器”。经过长时间的合作,南渡村实现“资产变资源,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良性发展变化,让贫困户享受扶贫资金带来的稳定收益分红,实现稳定增收。
第一书记全力推销扶贫产品
为了保障贫困户集体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产业的抗风险能力,扶贫工作组和南渡合作社持续寻找合适的优秀企业进行合作。雷州市沃德农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是雷州市火龙果种植的龙头企业,拥有多种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通过考察交流,南渡合作社决定与沃德专业合作社合作,沃德专业合作社愿意向南渡合作社和南渡村贫困户提供援助,并且给南渡村贫困户优先提供就业机会。
此外,欧阳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村里大力开展消费扶贫项目,积极动员顺德区教育局属下十余所学校签订扶贫消费购销协议。2019年冬,他在村成功开展了芦花鸡养殖,获得芦花鸡消费扶贫收入6.3万元,连同2020年的火龙果消费扶贫收入5.6万元,欧阳健共为南渡村贫困户带来近12万元的分红收入。
欧阳健心系南渡村贫困户,时时刻刻都想着为贫困户提升收入。记者采访当天是周五,当天下午他要返回佛山看望读高三的孩子,临行前还不忘叮嘱芦花鸡养殖户给他绑好几只鸡,他要带回佛山帮助销售。原来,欧阳健经常向佛山的同事和朋友推销南渡村的火龙果和芦花鸡,鼓励大家多多购买。每次回家,他都要带带上一些芦花鸡、火龙果,“能卖一点是一点,能帮一点是一点,贫困户得到实惠就是硬道理。”
扶贫之路,对上有老下有小的欧阳健来说,存在不少困难,但他经常勉励自己珍惜这大好时代,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地尽己所能,为南渡村的扶贫工作奋斗着。脱贫之路有很多困难,但是顺德的扶贫人不畏艰辛,勇往直前。当前,脱贫攻坚已到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欧阳健说,在这重要时刻,一方面,需要扶贫干部坚定目标,发扬迎难而上的干劲;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教育引导困难群众坚定脱贫的信心,啃下“精神贫困”这块“硬骨头”,激发出持久的脱贫致富动力,“扶”起脱贫的志气,引导贫困户靠自己的双手为幸福生活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