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建立“造血”机制 实现长效脱贫

2020-11-12 10:58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 欧丹丹

坡头南三镇五里村养殖的生蚝很受消费者喜欢。 记者 李忠 摄

    目前脱贫攻坚战正在收官阶段,坡头区南三镇五里村210户贫困户共634人早在2019年已全部脱贫,贫困人口从2016年人均收入4000元到现在达到人均收入19000元左右,省定贫困村已出列。我们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就是:脱贫攻坚+扶贫产业长效机制+扶贫资产管理‘三管齐下’,真正建立一个‘造血’机制,带领贫困户长效脱贫共致富。尤其是扶贫资产管理上最关键,我们根据《广东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结合五里村扶贫资产管理实际,定为南三镇五里村扶贫资产管理小组。”11月10日上午,佛山监狱对口帮扶五里村的驻村工作队长杨兴强告诉记者。

    五里村自2016年成为省定贫困村以来,在扶贫工作队和村委干部的努力下,打造了三大扶贫产业,分别为网箱养殖及海钓项目、生蚝养殖项目和油吉塘虾塘养殖项目。5年来,记者见证五里村扶贫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颇具特色,从颇具特色到成为标杆,一路见证扶贫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三大扶贫产业为杠杆,撬起扶贫支点

    五里村打造了三大扶贫产业,分别为网箱养殖及海钓项目、生蚝养殖项目和油吉塘虾塘养殖项目;而网箱养殖及海钓和生蚝养殖更是五里村的两大“王牌”项目,投入的心血最多,收获也最大。

    海钓基地占海面积约6000平方米,是新时期精准扶贫产业项目,由佛山市司法局、湛江市司法局、佛山监狱、佛山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坡头区卫生健康局共同帮扶,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乡村休闲旅游特色产业项目,采取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方式。海钓基地项目投入各级帮扶资金共570.6万元,分三期完成,网箱166个,养殖鱼类有泥猛、花猛、红友、青鲈等,有五个大平台、七间房供游客游玩和休息。杨兴强告诉记者,目前海钓基地开展的项目有网箱养殖、海钓、饮食、住宿;特别是海钓项目,每天都吸引全国各地海钓爱好者上排体验海钓的乐趣,五里海钓已成为中国海钓爱好者的网红打卡点。同时,海钓基地为五里村贫困户创造了长期岗位和大量的临时岗位,每到收获季节,海钓基地都会招聘数十位的贫困户帮忙捉鱼、运输,为贫困户增加了可观的收入。

    五里村生蚝养殖是由佛山市司法局、佛山监狱、湛江市司法局牵头,湛江市南三示范区茂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和五里村民委员会等共同建设的扶贫集体项目。2019年五里生蚝被评为湛江市“十大扶贫明星产品”,成为了湛江市产业扶贫的代言产品。五里村生蚝养殖基地占海域面积10亩,养殖种类以市场需求和养殖环境为导向,目前规划为两期:两期共投入4个排,大概投入3万条蚝苗。目前生蚝养殖共投入133万元;其中生蚝养殖(第一期)投入53万元,生蚝养殖(第二期)投入80万元。截至目前销售额已超230万元,预计每年将为五里村带来50万元的收益。经营的利润将作为分红分配给五里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村扶贫开发。

    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推动扶贫各项工作

    “带头致富领头人李土成,现在是扶贫产业的经理人。不单是实力雄厚的乡贤,养殖技术也过得硬,有奉献精神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现在他是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对象。五里村总支部要保持持续的战斗力,就必须要培养一批优秀的干部。”坡头区政法委副书记陈日林告诉记者,除了培养好村级后备干部,这几年来,五里村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五里村党总支和下属8个支部干部的政治意识和思想觉悟,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规范党建台账。同时注重支部的阵地建设,在佛山对口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共投入120多万元,建成党群服务中心楼,村委会文体广场,村委会公开栏,党建、法治长廊,升国旗平台等。

    在创业帮扶上,对有创业想法但没有本金的贫困户开展“一户一项目”家庭生产帮扶。经过驻村工作队的摸底排查和深入调研,对142户有劳动力贫困户(524人)按照不同需求分批次进行生产资料帮扶,帮扶的生产资料包括养殖类、运输类、种植类和海产品捕捞类等,以此为契机促进贫困户自主发展生产,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贫困户郑土敬2014年借钱做网箱养殖业,2015年8月被强台风吹垮渔排,血本无归。后来经过扶贫工作队的帮助和自身努力,2016年重新经营网箱养殖。到2018年底,不但把以前借别人的钱已还清,家庭的收入达到40万元。“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放在过去我是想都不敢想的。最重要的是扶贫工作队让我领会了靠自身努力,树立信心的重要性。”郑土敬说。

    打造特色产业,强化扶贫产业资产管理机制

    “除了要建立好扶贫产业长效机制,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扶贫产业资产管理办法。唯有这样,才能在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后,就算没有了驻村工作队也能健康良性运作。”杨兴强告诉记者,为规范扶贫资产管理,保护扶贫资产所有者、经营者和受益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扶贫资产持续、稳定发挥效益,避免扶贫资产闲置、流失和挤占挪用,切实管好用好扶贫资产,确保村集体扶贫资产管理规范、健康、有序发展,达到长期稳定收益的目的,加强五里村产业扶贫项目的管理,优化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记者了解到,成立的南三镇五里村扶贫资产管理小组,履行职责有:保护管理集体所有扶贫资产;经营管理集体所有经营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组织各类集体扶贫资产的发包、租赁,拓展物业经营;建立健全集体扶贫资产经营管理、财务会计、民主监督、收益分配和产权制度;对集体扶贫资产提出初步处置意见;为贫困户、扶贫资产经营企业提供服务等。资产管理小组管理的扶贫资产包括: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由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各帮扶单位帮扶资金、县本级整合财政涉农帮扶资金以及社会帮扶资金等投入形式的资产;全市各类财政资金、对口帮扶单位帮扶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等投入扶贫领域所形成资产的管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无偿捐助的扶贫资产管理;依法属于本村所有的其他扶贫资产;尤其是经营性扶贫资产,其包括扶贫资金投入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手工业、乡村旅游业、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等形成的产业类经营性资产,投入农业农村设施、光伏、水电、乡村旅游等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形成的权益类经营性资产,以及直接入股市场经营主体的股权类经营性资产。

    五里村扶贫资产管理小组组织机构由组长、副组长和成员组成,下设民主监督小组(也可根据需要,加设其他管理机构)。设组长1名,副组长2名,组长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副组长由驻村工作队长和镇挂点领导兼任,成员由村两委会成员兼任和2名以上(含2名)村民代表担任。民主监督小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1名,成员由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兼任和2名村民代表担任。资产的经营和管理上,以村集体扶贫资产持续发挥效益为中心,以确保集体扶贫资产规范管理、保值增值和扶贫资产服务扶贫事业为目标,加强对集体扶贫资产的经营管理。采取集体自营、合作经营、农户承包、租赁、联营、委托经营、股份制、股份合作及独资经营等办法,审议决定扶贫资产的经营活动。重大经济项目的承包、租赁上报村党支部、村委会审批后进行公开招投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