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奏响“加减乘除”四部曲跑出脱贫攻坚“加速度”

2020-11-22 12:21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曹龙彬 通讯员欧海荣

    “我除了平时种几亩田、养两三头牛外,还能获得产业分红,真是太好了。”日前,雷州市杨家镇公和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妃六告诉记者,他已是第四次获得产业分红,产业扶贫让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这是驻村工作队精准帮扶的一个缩影。四年多来,中交四航局驻雷州市杨家镇公和村扶贫工作队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做好“加减乘除”法,紧盯短板弱项,突出关键重点,精准施策发力,决战脱贫攻坚。

    强基固本,党建引领“加”把劲儿

    坚持把抓好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全面推行“党建+扶贫”的工作模式。中交四航局驻村工作队围绕“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工作主线,积极实施“党建+头雁示范、产业发展、扶志扶智、基础保障”四大工程,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进一步完善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的机制,扎实推进党建、村建、家建“三建合一”,在村容村貌提升、基础设施完善、推进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与增收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建设幸福文明美丽的公和村。

    经过中交四航局四年多来的帮扶,该村90户31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已于2019年底实现了全部脱贫退出,省定贫困村正式出列,“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基本实现,村公共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精准施策,发展障碍“减”少了

    穷有百种,困有千样。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要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贵在“六个精准”,靶向祛除致贫“病因”。

    为全面摸清贫困户情况,按照“四看、五优先、六进、七不进”的原则,中交四航局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细致摸排,为贫困户建档造册,确保“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同时,根据老、弱、病、残、孤、寡等不同的致贫原因,因户施策,全面落实低保、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教育补助等保障性政策,实现输血与造血并举、扶志与扶智并重。

    围绕制约公和村发展的基础设施薄弱难题,中交四航局倾力帮扶,着力解决“出行难、饮水难、看病难、用电难、通讯难”等突出问题,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因地制宜,产业发展“乘”势而上

    推进脱贫攻坚,需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不断增强造血功能,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经济收入这股“活水”不断流。

    围绕增加村集体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目标,中交四航局驻村工作队坚持立足当地资源,按照“长短结合、种养互补、注重长效”的产业模式,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途径,努力做强富民兴村产业,发挥好产业发展的“乘数效应”。

    通过市场调研和实地走访,中交四航局投入130多万元,采用“合作社+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电商”的模式,实施“心香”番薯种植扶贫产业。从2018年以来,累计收益分红近20万元,为有劳力建档立卡贫困户平均每户分红4000多元。同时,利用省财政资金118.7万元为46户有劳力的相对贫困户入股当地四家企业,前几年每年人均收入增加300多元。

    此外,通过租用村中废弃鱼塘,将其改造成为罗非鱼和肉鸭、肉鸡养殖基地,并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鱼塘、养鸡养鸭管理员。几年来,通过卖鱼卖鸭为村集体实现增收35万多元,同时还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创造了就业岗位。

    扶志扶智,“等靠要”思想“除”掉了

    浇树要浇根,扶贫要扶心。脱贫攻坚不仅需要物质帮扶,更需要精神帮扶。中交四航局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把“富脑袋”摆在“富口袋”前面,瞄准“等靠要”思想,多点发力、对症下药,用“精神扶贫”助力“精准扶贫”,通过思想上“扶志”,能力上“扶智”,不断增强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勇气、勤劳致富的志气,教育引导贫困群众由“让我脱贫”的被动思想向“我要脱贫”的思想意识转变。

    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孙伟望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脱贫”才能真正脱贫。持续开展入户走访,加强扶贫政策宣讲,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同时,注重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