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向全省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发出关于印发《广东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记者从中了解到,《广东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多处内容涉及我市,“湛江元素”十分丰富。
【目标】形成具竞争力的
荔枝优势产业带
荔枝是著名的岭南佳果,荔枝产业是广东农业的传统优势产业。广东荔枝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全国第一,是省内种植面积最大、品种特色最鲜明、区域优势最明显的水果。
该行动目标为:至2023年,全省荔枝种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以上,荔枝产业关键性指标显著增长,荔枝总产量、优质品种率增长50%,全产业链总产值、龙头企业数量、鲜果处理加工能力、出口基地认证数量、鲜果出口总量、电商销售额、名优品牌产品数量均增长100%以上,产业发展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品牌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形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荔枝优势产业带,把广东打造成为世界荔枝产业中心、研发中心、交易中心、文化中心,荔枝产业发展模式及机制成为我省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的样板。
乌塘镇湛川村果农采摘荔枝。(资料图片)记者 张锋锋摄
【措施】多处内容涉及我市
其中,主要措施包括——
调整优化荔枝生产结构。合理优化早、中、晚熟品种结构,适度发展雷州半岛早熟荔枝和新兴、德庆、从化、增城、博罗等产地迟熟荔枝。重点推进湛江、茂名、阳江、广州、惠州、汕尾、揭阳等产地及农垦垦区开展高接换种,改造果园面积50万亩,加快黑叶、怀枝、双肩玉荷包、白蜡等低效品种的替换。在高州、电白、化州、信宜、阳东、阳西、廉江、从化、博罗、惠阳、紫金、惠来、陆丰、新兴、郁南等产地及农垦垦区建设荔枝良种采穗圃,加快井岗红糯、岭丰糯、仙进奉、冰荔、北园绿、翡脆、无核荔(海南)、观音绿、唐夏红、凤山红灯笼等一批优良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全省荔枝早、中、晚熟品种结构比例调整为2:6:2,优质品种率提高50%以上,生产效益提高30%以上。
加强高标准果园建设。改造低效果园100万亩,重点推进茂名、广州、阳江、惠州、湛江、汕尾、揭阳、东莞、云浮等产地及农垦垦区低效果园升级改造,加强果园园地改造和智能生态、机械加工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广州、惠州、茂名、湛江建设万亩绿色防治示范区、千亩现代生态循环果园示范基地。支持荔枝出口企业在湛江、茂名、阳江、广州、惠州、汕尾、揭阳、东莞、云浮等地及农垦垦区建设100个出口认证示范基地。
加强荔枝产业重大平台建设。支持荔枝主产区申报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荔枝产业强镇、荔枝专业村(镇)。创建以荔枝出口为导向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在揭阳、汕尾及阳西、廉江、高州、电白等地创建荔枝加工产业园。全省新创建一批荔枝专业镇(村)。建设荔枝产业监测预警平台,对全省荔枝全产业链进行监测,及时发布生产、加工、消费、流通等领域预警信息。
培育壮大荔枝产业龙头企业。加强荔枝优良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发。推进荔枝果园机械化数字化升级。推动荔枝保鲜加工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完善冷链物流设施。升级荔枝加工设施。在茂名、广州、阳江、惠州、湛江、揭阳、汕尾、东莞、云浮等荔枝主产区及农垦垦区依托大型荔枝加工企业建设荔枝精深加工生产线,推动荔枝精深加工业发展。还要完善荔枝产品及生产标准体系,构建荔枝市场营销网络,培育壮大荔枝品牌,支持荔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