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黄平民舍身忘家为革命

2021-03-31 09:25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 曹龙彬

    日前,记者一行慕名前往“红色村”廉江市石岭镇合江村走访,该村建有黄平民烈士纪念学校及纪念馆,红色氛围浓厚。特别是去年,村民自发献地20亩,支持建设黄平民烈士纪念广场,革命先烈的故事再度广为传播。

黄平民烈士纪念学校校内设有烈士铜像。 记者 李忠 摄

    参加过震惊中外的北伐战争

    黄平民,又名黄横虹、黄式民,1900年出生于廉江县第五区(今廉江市石岭镇)合江村的一个地主家庭。

    童年时,他在家乡的私塾读书,后到高州中学就读。他自幼勤奋好学,书本从不离手,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一直优异,是学校的优秀生。1920年高中毕业时,正值全国出现一股勤工俭学学风,他在学校老师的推荐和廉江县“宾兴会馆”的资助下,于当年冬季与周恩来、邓小平等从广州乘轮船到法国留学。1923年,在巴黎加入中共旅欧支部,随后,党的旅欧总支部选派他到苏联去深造。

    黄平民1925年回国,在周恩来任部长的中共两广区委军事部工作,参加过震惊中外的北伐战争和广州起义。当年,黄平民参加了中共广东省委在香港召开的“总结广州起义失败的经验和教训”会议。会后,即受省委派遣,回到自己的家乡廉江县发展党组织和重新组织农民武装起义。

    为了革命,三过家门不回

    1927年除夕,为了肩上的这份担当,黄平民在西莲塘村祖祠的老厅间里聚精会神地赶写《廉江县党组织发展和重新组织农民武装暴动计划》,他不能回家与家人过年。

    “平民,您也该出来吃晚饭了。”黄平民被这呼唤声打断了思路,他抬起头,见是同学罗自琦给自己送晚饭来了。罗自琦时任中共廉江县支部委员兼青年团支部书记,他与黄平民既是小学、初中时的同学,又是邻村人。黄平民回廉江第一个找的就是他。

    黄平民拿起饭碗正要吃晚饭,村中传来几串鞭炮声,他才意识到当天是除夕。罗自琦似乎看出黄平民的心思,这里离黄平民家不到五里地,他劝黄平民回家与家人团聚。

    黄平民离家已经8年了,也真想回家看看。可是省委这次派他回来,任务重大,时间紧迫。他说:“今晚我要把计划写完,大家酝酿一下,明天分头下去,从现在到元宵节,是农民一年当中难得的农闲时间,我们要抓住这个时机发动农民。回家的事,等起义胜利了再说吧。”

    黄平民回廉江的消息传到家人耳里。家里人又喜又忧,喜的是离家多年的亲人终于回来了;忧的是这消息传了多时,始终不见他回家。母亲盼儿心切,茶饭不思,不久便病倒了,家里派人四出打听黄平民的下落,却杳无音讯。

    有一天,大哥黄香山在赤坎车站看见黄平民正要跨上一辆开往梅菉的汽车,于是赶过去拉住他说:“民弟,我找得你好苦呀,母亲因思念你病倒了,你快跟我回去……”黄平民先是一愣,他扫了一眼车站的人群,脑际闪过便衣特务的魔影,又想到梅菉方面的紧急会议,于是挣脱手,说:“先生,你认错人了。”紧接着一步跨上汽车走了。

    一天夜里,黄平民去乌坭坝参加农军会议,刚好经过自己的村子。他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举目向自己的家望去,朦胧的月色下,熟悉的屋影,从透出几绺微弱灯光的小窗户,似乎听到了病床上母亲的呻吟、梦中娇儿的呼唤。他真想一步跨入家门,与亲人们痛痛快快地倾诉离别情。然而,他想到自己肩负的重任,毅然转身离去。

    此后,黄平民因工作关系曾多次路过自己的村边,但始终没有踏进过自己的家门。

    夙愿未偿,英勇就义

    有一次,黄平民在塘背村遇见了自己的私塾老师黄天甫。老师把他拉到家里,问道:“你回去见过家人吗?”黄平民答:“还没有。”黄老师接着告诉黄平民,最近,他到过黄平民的家,其母亲因思念过度一直卧床不起。黄老师恳切地说:“无论如何,你要回去见见他们呀!”黄平民听后沉思良久,好不容易抑制住感情说:“请先生借我纸笔。”随即挥笔写下一首五言律诗:

    世界如潮涌,雄心万里驰。曙光浮一线,宇宙尚昏迷。

    原野垂绿荫,云天树赤旗。万民欢呼日,游子会亲时。

    黄平民把写好的诗递给老师转交家人,又踏上了新的革命路途。

    1928年8月,黄平民担任中共南路特委书记,同年11月被选为广东省委候补常委,从此,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这份责任担当,他再也没有与亲人会面。1928年12月,由于叛徒出卖,黄平民被捕牺牲,年仅28岁。

    相关报道

    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乡村振兴

    2018年11月2日,廉江市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在黄平民烈士纪念学校挂牌成立,标志着该市首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正式投用,让更多人了解黄平民这位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黄平民烈士纪念学校的校址原是黄平民烈士故居,位于廉江市石岭镇合江村。1953年,黄平民烈士故居被改造扩建为合江小学;1990年,合江小学更名为黄平民烈士纪念学校。广东省原省长刘田夫同志亲自为学校题写校名,并担任荣誉校长。

    该校是廉江市第一间烈士纪念学校,1992年,学校被列为廉江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廉江市关工委、团市委、市教育局把学校定为廉江市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2012年8月,该校被命名为湛江市党史教育基地;2019年1月,廉江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廉江市委宣传部将该校命名为“廉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9年7月,湛江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湛江市委宣传部将该校命名为“湛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廉江市委党史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基地旨在通过缅怀英烈,学习和传承革命前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政治信念,进一步发扬光大,利用好红色资源,持续深入地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好发展。

    该校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该校始终秉承“为成功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发扬黄平民革命烈士精神,努力践行“文明求实 勤奋创新”的校风,“尊重、赏识、唤醒、激发”的教风,“尊师、进取、刻苦、成才”的学风,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学校的管理模式日臻完善,育人体系日趋成熟,办学特色日渐形成,办学成绩持续领先,社会影响与日俱增,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

    合江村村干部称,在推进美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廉江市老促会等部门就如何充分挖掘、保护、利用基层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村”基层党建示范点开展调研。充分调研后,他们在筹划建设黄平民烈士纪念馆上达成共识。为把合江村打造成石岭镇红色资源丰富、时代特色鲜明、社会影响广泛的基层党建示范点,发挥“红色村”在新时代的引领作用,合江村村民主动献出建设用地约20亩建设黄平民烈士纪念广场。

    目前,合江村正加快推进黄平民烈士纪念广场建设,致力打造成集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休闲性为一体的红色旅游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助推乡村振兴。

    (注:本文根据湛江市委党史研究室、廉江市委党史研究室、廉江市老促会提供的有关历史文献史料整理,感谢各方的大力支持)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深中通道背后的“湛钢力量”
  • 雷州工业“组合拳”真劲!
  • 徐闻海上风电300兆瓦增容项目桩基础施工全部完成
  • 麻章区举办“我心目中的红树林”青少年绘画作品展览
  • 广前研学基地正式开园 湛江日报社大型军旅夏令营火热招募
  • 震撼!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车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