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建库开河 饮水思源

2015-05-04 16:58 来源:湛江晚报 作者:文/张雅婷 通讯员李家山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五一”劳动节期间,雷州青年运河水文化公园成了市民的好去处。据了解,水文化公园由青年运河纪念馆、万人签名墙、建库开河者群雕等部分组成,融合建库开河文化、廉政教育文化、爱水护水节水文化,使之成为弘扬建库开河精神的重要平台,为游客提供“饮水思源”之旅。据统计,“五一”期间,前来参观的游客达7万多人。

重现建库开河场景

3日,记者来到鹤地水库边的水文化公园。鹤地水库渠首枢纽工程的旁边,原来是一排倒塌的瓦房废墟,在水库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市雷州青年运河管理局将其平整,种植树木花草,规划建成了绿荫小道,建成水文化公园,包括面积1300多平方米的建库开河纪念馆、万人签名墙、建库开河者群雕、国家领导人题词石碑、楹联诗词长廊等,融合了护水文化、建库开河文化和廉政建设文化。

在渠首广场中央,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的建库开河者群雕。据介绍,这座群雕像宽10米,高5.5米,厚4米。雕像是一群共同肩挑手扛、共同建设鹤地水库的劳动者。这座群雕重现当年建设鹤地水库和雷州青年运河的场景。当年,30多万劳动大军肩挑手拉,日夜奋战,仅用不到两年时间就建成了鹤地水库和雷州青年运河,基本解除了雷州半岛旱患。目前,青年运河工程担负着近400万人口饮用水和146万亩农田灌溉供水重任,是广东省第一大灌区,是湛江人民名副其实的“大水缸”。

展示建库开河风采

在群雕不远处,一堵十余米长的墙壁上面有密密麻麻的签名,这就是万人签名墙。据工作人员介绍,建造万人签名墙是为了展示建库开河者的英雄风采,弘扬建库开河精神。该签名墙共收录了当年参加建库开河、如今健在的劳动者的亲笔签名11826份,其中年龄最大的96岁,最小的71岁,80岁至87岁的占六成。

今年77岁的黄居玉来自廉江市塘蓬镇,昨天他特意和朋友一块过来参观水文化公园。看着墙上密密麻麻的签名,他回想起了当年修建鹤地水库的往事。“当年我16岁,和父亲一起参加鹤地水库的建设。每天从早上干到晚上,甚至春节都要来到工地睡觉。当时鹤地水库没有房子和树木,大家都辛勤劳动着。时隔数十年,如今的鹤地水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的很漂亮。”黄居玉笑呵呵地说道。

“建库开河过程中,首期进场的20万民工发挥了重要作用,广大党员干部 ‘干’字当先。成千上万的建设者在劳动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许多人荣获模范、功臣称号,全工地涌现出模范、功臣26000多人,其中大多数是青年人,也有73岁的‘红老人’、14岁的‘红孩子’,涌现出标兵单位180多个。”青年运河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讲述建库开河历史

在绿草如茵的草坪旁边,有一排平房。记者拾阶而下,来到建库开河纪念馆。据了解,该馆面积1300多平方米,陈列着建库开河劳动工具和民工生活用品达200多件,珍贵历史图片、诗词、文书共139张(幅)。该馆作为建库开河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复原建库开河时指挥部、党支部室和民工居住工棚,展示建库开河水文化的独特魅力。

纪念馆里图文并茂地展示建库开河的历史。其中,一张国务院颁发的奖状让人印象深刻。奖状记载着鹤地水库工程在施工期间,被国务院授予“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称号,上面还有当年周恩来总理的签名。

记者在现场看到,生产工具展示厅展示了许多当年的劳动工具,其中一辆牛车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观看。据工作人员介绍,这辆建库开河时使用的牛车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当年,牛是工地上的重要运输工具。整个工程投入耕牛7000多头,牛车3万多辆。牛和牛车的使用,既减轻了民工的劳动强度,又加快了工程的进度。

游客许先生对牛车印象特别深刻。他说:“看见牛车,我感觉特别亲切,回想起小时候的事情。”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2024年霞山区“五一”文化旅游周精彩开幕在即
  • 霞山区友谊街道龙画村保障电动车充电消防安全
  • 湛江首个“水稻无人农场”落户廉江安铺
  • 徐闻西连镇:擦亮珍珠养殖产业品牌
  • 市十四小开展“中国航天日”宣教活动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