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求职感觉轻松很多
团队的负责人王军告诉记者,从今年夏天开始,他就和其他同学一样,开始积极奔波于各场招聘会,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有些很适合自己的岗位因为消息闭塞也被错过了。后来,他和同宿舍的两个好友商量决定组团一起找工作。经过“研究讨论”,擅长文字的小崔负责研究各种简历,并且制作出最佳的简历模板;另外两个同学一个负责了解招聘会最新动态;一个负责应聘时的外形设计。
“你们为什么要组成一个团体去求职?”记者禁不住好奇地接连问道。
“以往一个人跑招聘会压力很大,组成团队心理上首先感觉轻松了很多。由于朋友都和自己专业相关,方便定位,并且有人常在身边鼓励自己,也能增强自信心。”王军说,今年夏天时,他们首次以团队形式到茂名的一家企业应聘,效果非常好,而且企业负责人对他们这个团队也非常赞同,这更增加了他们的信心,因此,他们便决定以团队的形式去找工作。
求职“抱团”,或许更有利?
“你认为企业老板会一次聘用你们3个人吗?”面对记者的疑惑,王军告诉记者,他们学院的就业率非常高,可以说自己去找份工作实现就业并不困难。“我们组团的原因,是为了更能体现团结合作精神,我们的目的是想通过一起工作,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优势互补,将来我们这3个人能一起去创业。”王军毫不掩饰地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我们想先进入一个成长中的中小企业,这样的企业更注重团队合作,应该更容易接受我们这个团队,我们也可以学到更实际的工作经验,对将来的发展也更有利。我们这些人在一起,曾经明确过,在企业里再烦恼的事都不会去抱怨,而在我们这个团队内部,我们可以随意检讨自己,批评别人,互相抱怨。团结,是我们的优势。”王军信心十足地说。
企业:“抱团”求职不可取
对大学生“抱团”求职,业内人士怎么看呢?企业会喜欢吗?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梁经理面对记者的采访毫不客气地说:“我觉得,他们这个团队适合去创业,不适合去找工作就业。3个人组团去应聘,让企业一次留下3个人,估计即使有企业看好他们,也会感到非常有压力,这3个人还是个小团体。”梁经理表示,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他们很忌讳小团体的存在,而他们这个团队却极力地去强调自己的团队优势,这也是不合适的。
湛师就业指导中心的林老师也表示,学校并不在乎学生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参加应聘,也支持学生去尝试,去探索,去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学生以组建团队的方式去求职,不现实,也不可取。即使求职成功,将来每个人的发展情况不一样,肯定会出现差别,有的提干了,而有的不能提,这样实际上就把他们的理想给打乱了。另外,团队应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承包的形式与企业合作,这样会更容易让企业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