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央视聚焦湛江水上运动

解码“跳水之乡”的荣耀传承与文旅新篇

2025-11-12 09:28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记者张永幸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推出“体育之乡”系列报道,首站便将目光锁定南海之滨的湛江,深度探寻这座“跳水之乡”的人才培养密码、百年传承基因以及水上运动赋能文旅发展的创新路径,向全国观众展现湛江水上运动的独特魅力与蓬勃活力。

报道中,央视记者走进湛江市跳水运动学校,用镜头记录下这里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的“沉浸式训练”日常。7岁的小将符乔渊等一批“跳水梯队”新人,正以全红婵等湛江籍奥运冠军为榜样,在一次次起跳与打磨中积蓄力量,成为当地跳水人才库的“新鲜血液”。据悉,湛江已构建起一套成熟的“选苗体系”,教练团队每年深入幼儿园、小学,从6至7岁儿童中筛选具备身体协调性、弹跳力等潜质的好苗子,更以兴趣为基石,让海边长大的孩子在亲近水、热爱跳跃中开启追梦之路。

作为“世界跳水技术之父”徐益明的故乡,湛江的科学训练体系尤为引人瞩目。徐益明首创的“陆上拉保护带”“陆上压水花”等经典技法,至今仍是该校核心训练内容,而训练馆内一张补了又补的旧网,见证了劳丽诗、何冲、全红婵等一代代奥运冠军从这里走向世界巅峰,印证了“世界跳水看广东,广东跳水看湛江”的美誉。

追溯百年传承,湛江的跳水基因早已融入城市血脉。从渔民搭建的木板跳台到专业训练场馆,从街头追浪的孩童到奥运冠军,赤坎老街的虾饼承载着湛江人与大海的深厚联结,博物馆的老照片记录着体育运动在此扎根生长的轨迹。上世纪60年代起,10多座标准跳台陆续出现在湛江各水畔,1955年建成的广东省第一个10米木板跳台历经迭代,见证了无数孩子的追梦起点。如今,跳水主题公交车站等城市印记,更成为传承荣耀的鲜活载体,让陈丽霞、劳丽诗、何冲兄弟、全红婵等冠军的精神不断延续。

除了跳水的辉煌,央视报道还关注到湛江水上运动的多元发展与文旅融合新篇。依托漫长海岸线和近300天的适宜水温,湛江已成为皮划艇、帆船、蹼泳等项目的南北运动员训练宝地,完善的训练保障系统备受青睐。同时,水上运动正从专业赛场走向大众生活,湖光岩的滑水、索道划水项目以及海上龙舟赛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参与体验。全红婵、张小冬、邱亚帝等名将带来的“冠军效应”,推动湛江打造“观赛+体验”的新型旅游模式,让这座南海之滨的城市在体育与文旅的碰撞中焕发更强活力。


编辑:张雅婷
值班主任:罗颖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开展十五运城市志愿服务岗前演练
  • 激情迎赛事 湛江气氛浓
  • 十五运会跳水男单10米台决赛 “湛将”朱子锋获第六名
  • 遂溪岭北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
  • 全球首创!“湛江湾1号”养殖平台即将交付
  • “小海豚”护航十五运!湛江赛区志愿者誓师出征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1. 1 雷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跻身“国字号”先进行列  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2. 2 十五运会柔道女子57公斤级比赛 广东队“湛将”林千禧夺得铜牌
  3. 3 全国先进!祝贺湛江7个集体5名个人
  4. 4 高燃国际水上赛事来袭!10+国家地区,500+选手齐聚湛江同台竞技!
  5. 5 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开展十五运城市志愿服务岗前演练
  6. 6 “鲜美湛江”元素闪耀十五运
  7. 7 多维发力筑牢安全防线 擦亮2025消防宣传月“安全底色”
  8. 8 全省中小学实验教学竞技落幕 湛江教师全员获奖创佳绩
  9. 9 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湛江实践取得新突破
  10. 10 湛江海事“三日”活动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小切口做优大服务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