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早已公布出来了,我班学生的各科成绩还不错,唯独数学成绩不尽人意,101位同学只有15位同学及格,最低分数竟是15分,这让当班主任的我很担忧。
当学生来向我拿《学生手册》时,每每看到数学成绩都会发出感叹,满脸无奈。我问他们数学为何考得这么差时,他们大多都会说不喜欢数学甚至讨厌它,因为教数学的老师平时上课太凶了,动不动就骂人,害得他们上课都特别紧张和害怕,根本没有心思上课,都担心被数学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害怕回答错了数学老师就会骂他。我说:“老师骂是好事嘛,这叫‘忠言’,肯定会‘逆耳’啦!”“但是他骂得也太伤人自尊了,什么‘B瓜’、‘椰子壳’、‘赶快回去多拜几下祖公坟’等等,我们听着心里难过呢!”学生如是说。
原来如此。确实,中学生是很爱面子、自尊心很强的,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应该给予正面的批评指正,要懂得维护学生的尊严,不要轻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那作为老师要怎样做才行呢?
一、允许学生犯错误
义务教育课程的理念之一是“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开展的各种探究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活跃,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作为教师应以宽容的心态,允许学生犯错误,不要一看到学生犯错误就进行“人身攻击”,让他们在众多同学面前出丑而怨恨你,以至“恨乌及屋”。毕竟人生是一个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既需要把教师的忠告当作自己的间接经验,更少不了从自己亲身的经历中得来的直接经验。只有他们切身体会到自己那样做不对,才不会把教师的告诫当成耳旁风。
二、给学生在错误中学习的机会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而要增长这“一智”,就必须认识到错误,并能纠正错误。人就是在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进步的。中学生的思想容易受所接触到的事物局部的影响,分析问题肤浅,容易以片面代替全面,以至作出错误的判断。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在错误中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认识纠正错误,而不是通过辱骂让他们害怕而去努力学习的,那样会适得其反。
其实每个人都要经历错误——失败——改正错误之后,才能达到成功的。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只有通过了这个过程,他才会渐渐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作为教师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
三、鼓励学生避免同类错误反复出现
在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鼓励他们避免同类错误的反复出现,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有人说,错误是创造的开始,从这个角度上看,错误是美丽的。所以, 给学生一个宽容的空间,维护学生的尊严,允许学生犯错误,善待学生,帮助学生把错误变成创造,使错误变得美丽,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