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网游实名制后未成年玩家普遍 家长监护工程有用吗?

2011-03-02 08:40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刘兵 蔡延鹏

 “实名制”下,未成年玩家还很普遍

 据了解,去年8月起实施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网游企业应要求玩家使用有效身份证进行实名注册,还增加了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的相关规定。但是,这一规定并未能制止未成年人玩网游。记者登陆小学生们青睐的“淘米网”时发现,要申请一个“米米号”并不难,在申请帐号“身份证号”这一栏,还注明“身份证号由15或18位组成,如果不知道,可以向爸爸妈妈借看一下户口本”。

 “网络实名制不难对付,我们班上有很多同学都在玩网络游戏。”昨天,市区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小李告诉记者,大不了拿成年人的身份证号码注册,或者用“身份证号码生成器”软件来避过实名监管,这并不影响玩游戏。据了解,网游玩家“实名制”以来,未成年玩家依然很普遍。

 家长支持,但也称网游企业有推卸责任之嫌

 家长实名举报,网游企业依法核实,然后叫停孩子游戏账号,这就是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的基本内容。记者在走访部分家长时,他们大多对这一政策表示支持。“我儿子玩游戏玩到废寝忘食,我们又不能整天跟着他,如果有办法限制他玩游戏的时间,或者完全禁止,我会大力支持!”家住开发区明园路的宋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儿子今年读初二,以前在班上成绩名列前茅,自从迷上网游后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但是,也有部分家长表示,将“监护”责任推给家长,对网游企业而言,有转嫁责任之嫌。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网游企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都希望叫停所有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让孩子们远离网络游戏。一些家长觉得,要拿到孩子的游戏账号,并非所有的家长都能做到,而且规定还要求家长实名举报和提供申诉材料,这些限制性的条款让许多家长难以办到,所以实施“家长监护工程”不易。

 效果如何还有待检验

 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市区几家网吧经营者。霞山海滨大道南一家网吧的老板认为,“家长监护工程”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是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现在还很难讲,因为网游账号实际上是虚拟的,今天家长举报了这一个,明天孩子还可以再申请一个。所以,家长要叫停孩子玩网游,操作起来并不容易。

 一些家长也认为,家里不让上网,孩子还可能偷偷去网吧上网,所以,网吧和网游企业应该承担更多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责任。而一些教育人士则认为,要有效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问题,既要进一步完善网游监管机制,建立网游分级制度,让网游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同时又要加强对未成年人上网的引导,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链接】家长监护工程

 “家长监护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网络游戏经营单位建立专门的服务页面,公布专线咨询电话,开通专门受理渠道,介绍受理方式。二是家长需要了解、引导、控制孩子游戏活动的,由家长向网络游戏经营单位提供合法的监护人资质证明、游戏名称账号以及限制措施等信息。限制措施包括:限制每天或每周玩游戏的时间长度,限制玩游戏的时间段,或者完全禁止。三是网络游戏经营单位按照家长要求对未成年人的账号采取限制措施,并持续跟踪观察,及时反馈该账号的活动,为家长提供必要协助,制止或限制未成年人的不当游戏行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十五运会散打比赛落幕 经过四天角逐,决出5枚金牌
  • 以赛为媒 湛江扬名
  • 聚焦十五运,媒体看湛江 20余家媒体组团体验湾区活力
  • 湛江市博物馆联合岭南师范学院开展“漫步广州湾”主题研学活动
  • 南桥街道27元摊位费破解老城摊贩治理难题
  • 全力以赴 一起精彩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