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湛江新闻网讯:“大家再检查一下,东西有没有带齐了?”阳光明媚的5月28日清晨,湛师校园里有一群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在清点物品。走近一看,有花生油、奶粉、书包、篮球、羽毛球等等,种类丰富多样。原来,这是一群来自湛师人文院09中本3团支部的志愿者,他们即将踏上去茂名市电白县那霍镇三渡小学的路途,在那里开展一场主题为“大手牵小手,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志愿者活动。
探访农民工家庭,关爱农民工子女
经过将近三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湛师人文院09中本3团支部的成员们安全到达三渡小学。短暂的休息后,志愿者们兵分两路,分别探访了两户农民工家庭。志愿者们给农民工家庭带去了一罐花生油,给他们的孩子带去了书包、奶粉、毛巾、牙膏、牙刷、口盅等学习和生活用品,希望农民工的孩子们既要注重学习,又要注重提高身体素质和增强卫生意识,争做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当志愿者走进农民工狭小的住所时,他们热情地搬出小板凳招呼大家坐下。闲聊中,志愿者向农民工询问了他们的工作、家庭和孩子们学习的基本情况。对于志愿者的到来,他们说不出多少华丽的感谢辞藻,但脸上分明有挂不住的微笑,嘴里不停地说着的只有一句话——非常感谢你们!
据了解,三渡村有外来农民工二三百人,主要来自贵州和广西,有的是夫妻两人同来,有的则几乎是举家搬迁三渡。这次志愿者探访的两户均是来自贵州的农民工家庭,都有两名子女在三渡小学就读。他们每天的工作都非常的繁重、辛苦,工作环境都很恶劣,居住地也十分简陋,全家几口人全挤在几乎一转身就碰墙的租来的小房子里。


心手相牵,爱撒三渡
下午一点多,三渡小学的学生们已陆续回到学校。在志愿者的带领下,一系列的以年级为单位的志愿者活动在教室里有序进行。活动以游戏为主,有猜谜语、朗诵、成语接龙、古诗背诵、记忆大考验、乘公共汽车、歌词大比拼、模仿秀等富含人文特色的游戏,以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游戏采用积分形式评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精美奖品。
“哈哈……”六年级的教室里传出一阵哄笑,仔细一瞧,他们正在玩模仿秀,滑稽的动作引得满堂大笑。三年级的教室里也热闹非凡,“我来!我来!”一双双小手争先恐后地高高举起,原来他们正在玩猜谜语。游戏过程中,志愿者们还给小朋友派发糖果和啫喱,学生们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现场气氛高潮连连。
游戏过后是书法秀,志愿者带来了文房四宝,现场教学生们写毛笔字,增强小学生们对汉字书写的能力,提高他们对书写汉字的兴趣。
最后进行的是物品捐赠仪式,捐赠的物品包括体育用具和学习用品,主要用于提高三渡小学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仪式上,三渡小学校长对志愿者的到来表示感谢,高度赞扬了这次志愿者活动,并呼吁小学生们向大学生志愿者学习,他寄语小学生“要学习大学生志愿者的奉献精神,把这一份爱传递下去,回报社会”。
重回三渡,这片土地依然温热
去年盛夏七月,湛师人文学院09中本3班曾组建了名为“梦洒三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在三渡小学进行了为期八天的支教活动。同年11月,“梦洒三渡”服务队参加了广东省首届大学生福彩公益奖的评选活动,获得了该奖项的团体奖和援助资金5000元。借此机会,又临六一儿童节,人文学院09中本3团支部精心准备了这次题为“大手牵小手,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志愿者活动。
当志愿者们重回这片土地时,三渡小学的领导老师们给予了热情的招待,不但为志愿者们提供了丰富的午餐,还积极配合各项志愿者活动。在得知志愿者要重回三渡时,校方积极安排学生返校。老师更是冒着烈日,带着志愿者们穿街走巷探访农民工家庭……
当知道曾经的小老师回来后,小学生们早早地就返校了。他们围在志愿者旁边欢呼雀跃,拉着志愿者的手撒娇般地不让再走。看着可爱的孩子们,志愿者的心里暖暖的……
重回三渡,这里的人们依然热情好客,这片土地依然温热……
通过这次志愿者活动,我们深切体会到:外来农民工是社会的一群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状况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杯水车薪般的关怀,真正切实地改善他们的生活才是根本。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具备这样的襟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