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高中招生城乡倒挂现象加剧》报道了我市县城农村学生家长想尽一切办法欲冲入城内中学读书,望子成龙,扎堆“围城”,农村的各中学,特别是高中生源出现“门前冷落鞍马稀”的现象。文章刊登后引起不少市民关注和热议,市民对于这种“扎堆”念书的现象各有看法。
反对意见:家庭监管缺 学业易荒废
把孩子送到城内中学读书真的好吗?赵女士是我市某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她认为,把孩子送往城内念书,家长须慎重考虑。一方面,孩子进城里念书需要的“跨区费”,就足以让不少家庭头疼不已。另一方面,孩子进城念书后,身边缺乏监护人的监管,面对城市五花八门的“诱惑”,如网络、游戏等,他们有可能陷入其中,倘若孩子在城市念书三年无功而返,最后只得进技校混日子,出去打工,最终得不偿失。
我市某学校曾老师认为,部分农村学校存在生源流失,甚至到了无法开班的窘境。然而农村学校也有优势:义务教育收费少,孩子靠家近,有归属感,家庭教育若能配合,在农村念书将比在城内多一份亲情氛围,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曾老师坦言,自己就曾看到不少农村孩子来到城市后,跟着学校里的“小混混”,到处惹事生非,最终荒废学业。
支持意见:城里环境好 学习能进步
许多家长表示,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条件落后无疑成为农村家长“垂涎”城内中学的主要原因。家长梁先生认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都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相比农村学校,城内的学校教育环境优异、师资力量雄厚、学习氛围浓重,孩子在这样的条件下熏陶学习,对学业的促进无疑更具推动性。
调查中,大部分家长都与梁先生抱有同样的想法。“城市的教学环境是农村地区怎么也比不上的。”家长刘女士说,“如果换成我,我也宁愿多交一笔‘跨区费’,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中立意见: 学业成与败 关键在孩子
“不可否认,城内学校的学习环境的确比农村地区的更胜一筹。”市民黄先生是我市某学校退休的老教师,谈及这个问题,黄老师认为,学校给学生提供的条件有限,要想“出人头地”,靠的是学生不懈的坚持和努力。
“在农村读书的孩子可以考上大学,在市区学校读书的孩子不一定都能成才。”黄老师说道,孩子本身不愿意上学,就算家长费尽一切办法把他送进城内的学校,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这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条件稍好的玩耍场地而已;而那些想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孩子,无论在哪里读书,只要他们勤奋好学,一样可以考上好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