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庞中华,这个名字不可谓不如雷贯耳,盖因不少人年少时买过他的硬笔书法字贴。
打上“庞中华”三字上网搜索,百度百科如此介绍:“著名书法家、教育家和诗人,四川达州市人,生于1945年10月21日,1965年毕业于西南科技大学地质勘探专业。当代中国硬笔书法事业的主要开拓者。现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庞中华硬笔书法学院院长,曾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庞中华练习硬笔书法几十年,遍临名帖,他认为对前辈的书法不能一味临摹,失去自我,而应该不断创新,用他的话说就是“读古帖写现代字”。”
前天,他来到了湛江。
昨天,在一把太阳伞下,品着咖啡,他与本报总编辑杨广华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
来湛江,坐6小时的飞机只收3小时的钱
杨广华(以下简称杨):庞老师,什么时候来湛江的?
庞中华(以下简称庞):昨天。
杨:怎么来的,坐飞机吗?
庞:是呀,坐了六小时的飞机。
杨:中途停了?
庞:不是,上了飞机坐了两个多小时才起飞。
杨:啊!
庞:虽然等了很长时间,但是航空公司还是不错的,他们让我们坐了6个小时的飞机只收了我们3个小时的钱!
杨:您之前有没有听说过湛江?
庞:怎么没听说过!上世纪80年代我去海南的时候就到过湛江。后来也来过很多次,只是途经没有停留。
杨:那您对湛江印象如何?
庞:这次印象太深了。以前我都是一个人来到这里,觉得挺孤单的。但现在不同了,我在湛江有了很多好朋友。对一个城市的变化,你感觉亲近与否不在于它的房子也不是它的山水,而在于那里有没有你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