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在舞蹈中快乐变老

2011-08-25 21:39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刘金凤

    湛江新闻网讯:据最新数据显示,湛江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达到97.6万人,老年人口占全省十分之一,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2.6%。当老龄化社会的步伐越行越快,如何给自己安排一个快乐充实的晚年?彩虹舞蹈艺术团一群老人们,正在践行着这个答案。

    在舞蹈中老有所乐

    彩虹舞蹈艺术团是一支老年舞蹈队,队员由各行各业的离退休人员组成,平均年龄超过50岁。她们在共同享受舞蹈之乐时,相互扶持,相互帮助,亲如一家。

    黄勇和刘珊薇夫妇是舞蹈团的核心,73岁的黄勇原是华南歌舞团的舞蹈演员,后调至农垦文工团当舞蹈老师,刘珊薇是教师进修学校的舞蹈老师,两人退休后仍活跃于社区舞蹈队。黄勇发现,参加社区舞蹈队的老年朋友许多人是“空穴”老人,他们精神和身体仍好,但精神寂寞,有些人年轻时没有学舞的机会,退休后有机会跳舞了,表现得更加痴狂。能不能组建一支有较高艺术水平和思想觉悟的老年舞蹈队,让老年朋友老有所乐,既可强身健体,又能活跃社区文化,展现当代老人的精神风貌?黄勇想。

    他的想法得到了妻子刘珊薇的支持。“年龄不是艺术情结的障碍。老年人其实更需要精神支撑,很多退休老人都是独守空穴,或者无所适从,我们希望有这样一支队伍,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和追求,在一起相互帮助,共同温暖。”刘珊微说。

    一支有热情、有功底、能坚持的舞蹈队伍很快组建起来,每周一、三、五上午训练,风雨不改。作为一支自发组成的社区队伍,需要面对许多困难,训练场地和经费都是问题。跳舞的服装,都是队员们自己筹资做的,而训练场地也一变再变,从霞山改到赤坎。遵守时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准时参加训练,每位队员都提前买好菜、洗好衣服,安排好家中的事情,早早出门坐车去训练场。

    舞蹈队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毕竟是来自社区的业余队伍,需要面对来自现实生活的诸多困难。有些队员来了,不堪训练之苦,走了;有些因为要回去带孙子或者外孙,或者买菜做饭,也退出了,现在剩下的22位队员,都是力排众难坚持下来的。

    坚持一项兴趣爱好付出的不只是时间、精力和热情,最难的是持之以恒的毅力。

    舞蹈再现精彩人生

    这支老年舞蹈队伍2004年成立以来,成为活跃于湛江社区文化活动的一支明星队伍。创作是艺术的生命之源,从事专业舞蹈出身的黄勇刘珊薇深谙此道。为了打造一支可以走出去的舞蹈队,他们多年来扎根湛江,用心体验生活,从中汲取养份,创作了许多富有湛江风情特色的优秀舞蹈。

    2007年10月份,刚改名为彩虹舞蹈艺术团的舞蹈队,带着自编自导的节目《巨龙腾飞》首次到北京参加表演,这是一个富有创意的节目,龙灯由灯笼组成,内置电筒,演员们通过开关控制光源,营造出巨龙舞蹈的形貌。这次表演赢得了主办方很高的评价,也大大鼓励了队员的士气,该节目在参加香港舞蹈比赛时,一举拿到金奖。

    《人欢虾跃》是很富有湛江特色的舞蹈,,配以欢快的广东音乐,表现了虾农捕虾,对虾抢食、漏网的情景和乐趣。为了编好这支舞,黄勇刘珊薇夫妇多次到虾塘看虾农喂虾,捕虾,正是这种对艺术对生活的认真劲,《人欢虾跃》才会如此惟妙惟肖,妙趣横生。

    《红橙飘香》是专门为廉江红橙节编排的舞蹈,表现了红橙丰收的喜庆气氛。

    2011年8月上上旬,彩虹舞蹈艺术团带着新编排的鲜花龙,参加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欢乐大巡游活动,和来自国内外的45支优秀民间艺术团队一起,在36度的高温中载歌载舞。就连负责世博园巡游的工作人员,也为这群老太太们的精彩表演和敬业精神叫好!

    这支老年队伍在鲜花和荣誉中越走越远,不仅黄勇刘珊薇始料不及,队员们也觉得有些受宠若惊,继而更加珍惜这个共同建造的“精神家园”。“谁说退休后就只能在家养老等死?谁说五六十岁的老人就不能再创造精彩人生?瞧瞧我们这群老人家,上了妆跳起舞来哪里逊于年轻人?”队员张静芬自豪地说。

    在舞蹈中相互温暖

    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编排一支《莲花舞》只需三天,编排《千手观音》只需4天;《祖国万岁》只需一周就编排出来。一旦投入新的舞蹈或者接到新的演出任务,队员们会兴奋得两眼发亮,如同战士接到作战的通知。“每次训练,我们都会备上一条毛巾扩擦汗,到后来,毛巾都能拧出水来。”刘杏芳说。

    61岁的刘杏芳小巧精干,是彩虹舞蹈艺术团的“元老”之一,自从去年底外孙女出生后,她就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重任,尽管如此,身为团长的她宁愿带着外孙女到训练场,也没有离开舞蹈队。“关键是舍不得离开这个团队,大家在一起相互帮助,感觉很温暖。”她说。

    在队员心中,舞蹈团不仅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生病了,总有人嘘寒问暖;遇到困难了,总有人热心肠。张静芬是位老队员,2009年住院做手术时,舞蹈团的全体队员送把她进到手术室前,刘珊薇老师一直守在手术室外,直到等她做完手术出来。一位队员得了鼻咽癌,其他人一次次去看望,带着水果、鲜花和靓汤。王燕琼是个热心肠,今年61岁,原是公共汽车公司的一名站长,退休后参加舞蹈团,和一大群老大姐跳舞,队里什么辛苦活都抢着做,从不言苦。原本不懂舞蹈的赵丽燕,退休后觉得无所事事,在朋友的介绍下,她走近了这支热情奔放的舞蹈队伍,被这支队伍的热情和友爱感染,很快也成为其中一员。从烟厂业余体操队退休下来的李雪芬,功底扎实,五十多岁的她翻跟斗和射燕仍身手敏捷轻如燕……

    都是五六十岁的人,共同经历了上山下乡的艰苦年代,退休后又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走在一起,彼此都很珍惜这种感情,在一起亲如姐妹。

    经营一支老年舞蹈队,相当一次“二次创业”,只是,这种创业不为名利,而是为了共同构建一个快乐温馨的养老家园。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力以赴 一起精彩
  • 中小学生跳绳公开赛暨校园体育节活力启幕
  • 硬核守护!湛江公安筑牢全运安全“平安底色”
  • “粤车南下”正式实施 大湾区互联互通再进一步
  • 15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国信1号2-2”在青岛交付
  • 激烈比拼 激情助威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