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洋思中学校长秦培元 记者 左言交 摄

湛江本地的中学生 记者 欧阳泽 摄
核心提示
一所偏僻、薄弱的农村学校如何转变为一所全国知名学校的呢?它的背后有着什么秘诀呢?江苏洋思中学就是经历了这样发展轨迹的学校,近年来全国各地到洋思中学参观学习的领导、专家、教师已达100多万人次。
日前,洋思中学校长秦培元应我市教育部门邀请到湛江少林学校作经验报告。全市38所中小学校的300多名老师聆听了报告。此报告旨在全面学习和推广全国教学名校洋思中学的经验,进一步提高我市中小学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推进深化新课程改革。
为更好地解读全国教学名校经验,推动我市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记者(以下简称“记”)为此专程采访了江苏洋思中学秦培元(以下简称“秦”)校长。他以自身的经历,介绍了洋思中学20多年来是如何“走进教师、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坚持集体备课”制度,最终“从先学后教、当场训练”,做到“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的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引学生上自学高速路
记:怎么理解“先学后教”?
秦:先学,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学,搞形式主义,而是在教师有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也就是老师简明扼要地揭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学习指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后教,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就先学后出现的共性的、预设的和生成的问题所进行的互动式的学习,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归纳、提高,由实践上升到理论。
记:可不可以再具体解释一下?
秦:“先学”之前教师要讲一两句,准确地、明确地揭示学习的目标,还要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目标、要求,让学生很快地通过引桥,上了自学的高速公路。在“先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高效地完成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可给“走错”或“迷路”的学生说几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但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难、个别询问、板演、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彻底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倾向性还是个别性的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知识方面的问题,把与新知有联系的、倾向性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修改教案,是“第二次备课”。在“后教”环节里,老师该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教的内容;二是明确教的方式;三是明确教的要求。
当堂训练——让学生及时练兵
记:那“当堂训练”呢?
秦: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点难点的理解,由理论再回到实践。
比如,语文课上,老师揭示学习目标后,即引导学生围绕“自学指导”,走进文本,自我思考、研究,然后教师引导全班同学开展“兵教兵”,就疑难问题共同探究,最后再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走出文本,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上,先引导学生看例题、找规律,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研讨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归纳、提高,有特殊上升到一般,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理化课上,先让学生做实验,观察现象,再引导学生总结,得出规律,最后利用得出的结论解决问题;作文指导课上,先让学生独立审题、立意、选材、编写纲目,同时,教师巡视,及时解决作文中的倾向性问题,最后再让学生独立作文;复习课上,更有利于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可一课时一个循环,或一个单元、一个章节一个循环。如复习某单元,可这样操作:第一课时,基础知识调查;第二课时,引导学生更正训练中的共性问题,同时进行适度的拓展、延伸;第三课时,针对问题综合训练,这就是所谓的“先考后教”,这种方法对毕业班的复习更有效。
试卷评讲课上,老师根据阅卷时的统计、分析,引导学生解决共性的错误,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最后针对共性的问题进行类似题目的巩固,至于个别问题让同桌、前后讨论解决,特差学生的问题个别辅导,切忌从第一条讲到最后一条或放连环炮似的报答案。
记:在“当堂训练”环节,时间上有没有规定?
秦:“当堂训练”环节,要保证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训练的形式像竞赛、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
教师责任——不是教,而是引导学生学
记:我感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看似简单的8个字,实际上蕴含的是一种教学理念?
秦: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引导学生学。我们认为,只有课堂真正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记:举例子说明一下。
秦:比如以学定教。课上老师该教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教学生不会的。如何知道学生会与不会呢?这就必须先让学生学,学情决定教情,只有先让学生学了,教师才能发现学生哪些会,哪些不会,从而根据学情确定教的内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真正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再比如以教导学。让学生先学,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如何进行教呢?我以为,教师的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而是依据学生自学中存在的思维问题所进行的“导”。事实上,这种“导”不仅表现在“先学”后的导,它表现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记: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要注意什么?
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但绝对不能将之模式化,变成死板的、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模式。它强调课堂教学必须做到实事求是、遵循规律,这样,课堂教学才富有生机与活力,达到高效。在实践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切实做好课前准备;二是课堂上,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三是评课标准必须实现评价目标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主体从”重教“转向”重学“、评价重点从”形式“转向”效果“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