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里情缘画相牵:娜达丽娅与她的中国学生
4年前,娜达丽娅被南乌克兰乌什斯基师范大学聘为教授,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能将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一种幸福!”娜达丽娅愉快地对记者说,她自称是“老画家,年轻教师”,作为一个老画家要有自己的创造力,而作为年轻教师则要把这种创造力传授给她的学生。
“教授一个班的中国学生,是我作为一个教师而且还是个新教师面临的第一个困难,语言沟通是首当其冲的难题。”娜达丽娅老师坦诚地说道,“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几个中国学生,想到他们背井离乡、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求学的艰辛,就决心要把他们的专业教好!也许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和中国就结下了不解的情缘。”平时,她会邀请学生们到家里做客,一起庆祝节日,或者一起到野外游玩、采风写生。与中国学生的交流多了,彼此的了解增多了,教学的时候就有了默契。
在乌克兰哈尔科夫工艺美院,娜达丽娅颇具个人特色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她从来不把学生看做是普通学生,而是看做年轻的画家,每一堂课都当成是一次艺术交流。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才能,让他们取得进步。”娜达丽娅如是说。她的中国学生黄靖升、李翠芙等对其绘画思想领悟最深,可谓是老师的“得意门生”。到目前为止,娜达丽娅所教授的第一批8名学生中,有6名是中国学生,分别来自西宁、湛江、长沙,济南等地。她所教授中国学生的专业成绩在美院里面个个名列前茅。在乌克兰,娜达丽娅还成立了油画工作室,悉心教导学生的同时,还帮助学生举办画展,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近两年,娜达丽娅带着她的学生们在乌克兰先后举办了4场画展,这在当地的大学是不常见的。 “通过给学生办画展,学生的作品能够被购买并收藏,这样能让学生收获成功。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大的鼓励,因为最真挚的鼓励是来自观众的喜爱,这样学生们会保持长久的创作热情!”中国湛江籍学生李翠芙,2007年师从娜达丽娅学习油画,并在其工作室担当助手。现正的她是乌克兰哈尔科夫工艺美院艺术管理专业及乌克兰哈尔科夫师范大学油画专业的在读硕士研究生。大学期间,这位年轻女孩已经参加了4次画展,展出了大量作品,在乌克兰当地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她的众多作品还被收录在《乌克兰画家名册》,多幅油画作品被当地大学、著名画廊和星级酒店收藏。在《乌克兰画家名册》的扉页上,赫然地写着:“这位中国女孩,将东方文化的细腻与俄派油画的技法,融入到个人的创作中,将完美呈现到了极致。”
港城赏月: “中国迷”赞叹中国文化
娜达丽娅对中国文化有着一种热切情怀,学生们都戏称她是一个“中国迷”。在乌克兰的时候,娜达丽娅就开始广泛阅读书籍,以了解中医、易经等中国文化。而她的绘画作品中,也能强烈地感受到“中国风”。让记者非常惊叹的是,娜达丽娅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她的学生李翠芙说,老师并不识汉字,那是“画”出来的。
“这次来到中国,就是想切身感受一下中国的文化气息。同时也想到学生们的故乡来看看,想更多地了解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了这群勤奋刻苦、诚挚可爱的孩子。”当然,她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在中国的高校举办画展,让她和她的学生们的作品能被更多人了解,同时能与中国的画家进行交流。很显然,她此次的中国行收获颇丰,亦得尝所愿。
有两位中国学生李翠芙、黄靖升全程陪同翻译,娜达丽娅见到了任何新鲜事物都要问一问。在湛江的这些日子,她游遍了本地景点,为她的艺术创作又搜罗了不少鲜活的素材。娜达丽娅非常喜欢椰子树,但在乌克兰并不会有这种热带植物。在湛江,看到大路两旁高大的椰子树,她难掩兴奋之情。而颇具异域风情的椰子树,也进入了她的画画世界。她将蓝天白云和高大的椰子树画在了天花板上,白炽灯耀眼的光芒散发出来,天花板立刻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苍穹,与墙壁上的海滩连浑然一体,美丽极了。
在湛江,她给湛江市艺术培训中心的学生作了美术讲座,并共同绘画了一幅长画《绿色的海洋》,在画中,她画了椰子树、海鸟,拉着学生们的手共同留影,她开心地笑了。
“我有多喜欢乌克兰,我就有多喜欢湛江!除了天气有点热,湛江真是个美丽的地方!这里的海鲜味道很美,风景很美,人也热情友好。尤其是能在湛江度过了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能和学生的家人一起吃月饼,赏月看烟花,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