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吴义勤教授到湛作学术报告

2011-10-12 15:42 来源:湛江新闻网 作者:林妃波
 
讲座现场。摄影/林妃波 胡郦芸 肖静怡
 
 
吴义勤教授。摄影/林妃波 胡郦芸 肖静怡
 
 
听众提问。摄影/林妃波 胡郦芸 肖静怡
 

    湛江新闻网讯:10月11日晚,由湛江师范学院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处、人文学院主办的“雷阳大讲坛” 活动系列学术报告会在湛师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吴义勤教授作题为“如何评价中国当代文学”的学术报告会。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党委谢应明书记、熊家良院长、冯基聪副书记等领导及人文学院老师、辅导员詹绍基老师出席了本次报告会。

    报告会伊始,熊家良院长为到场的各位领导、老师及同学简单介绍了吴义勤教授,让大家在接下来的讲座中更容易了解本次学术报告会。吴义勤教授的“如何评价中国当代文学” 报告会主要围绕当下人们对中国当代文学评价的现状和如何解决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问题两方面来展开讲述。

    首先,吴教授给我们讲述了当下人们对中国当代文学评价的现状,他认为如今人们评价中国当代文学步入两个极端:一部分人认为中国文学进入了当代最繁荣的时期;而绝大部分人一个劲地否定、贬低中国当代文学。这是一种不客观的评价、不正常的现象,我们现在正陷入“评价危机”,吴教授在分析了中国当代文学评价的现状后,得出该结论。

 
学生们认真听讲。
 
 
合影留念
 

    吴教授认为“评价危机”包含两大方面。一则是阅读危机,二则是话语危机。人们对当代文学存在困惑,不知它是否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这不仅仅是学者之争,更是文学危机,即阅读的危机,是当代文学阅读量的危机。今天人们迷恋电视剧、游戏……而大多数人都是浅度阅读文学作品,并没达到深入阅读的境界。吴教授告诉我们要读书,多读书,才有资格评价一部作品的好坏,还有阅读量是解决中国当代文化之争的根本。“话语危机”是时代、心理各种因素的综合。吴教授谈到现在的批评家是代表一个时代来评价,并不是代表他个人来评价当代作品,即他们讲的并不是他们的心里话,只是大多数人怎么认为,他们也顺应大众的意愿,加上媒体往往把当代文学娱乐化、妖魔化及很多人以看热闹的态度来看待这个事情。这就造成了如今评论界评价一部作品往往心怀批评态度的风气,因为这才会让他们在大众心中形成敢讲真话、敢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形象。

    在如何解决中国当代文学“评价危机”问题上,吴教授有三大建议:一是以何种参考系来评价。他认为我们应以古典文学、西方文学和现代文学为参考系 来评价一部作品的好坏,但不要心存厚古薄今、褒外贬内的心态;二是当代文学经典化的问题。在这方面,当代文学存在几个误区:我们过于夸大经典作品的神圣化和神秘化、经典所谓“自动呈现”的误区及经典命名权的误区。吴教授对于这些误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第一,对于一个时代作品的判断,同代人比后代人更具准确性。我们不应该把经典的命名权交给后代人,与其相信时间,不如相信自己。第二,我们不应过于迷信权威,权威认识的偏差可能会扩大影响,成为社会认识的偏差。三是文学评价的标准。他坚持文学评价应尊重个体差异,重回文学性,真正做到从灵魂、精神去评价一部作品,也就是我们应以一个包容的观点对待当代文学。

    最后,赵金钟副院长为报告会做总结,高度肯定了吴教授 “如何评价中国当代文学”的报告会:吴教授站在一个很高的角度去给我们讲述“如何评价中国当代文学”,他分析得很细,讲了好多,这是一次非常精彩、严密的报告会。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吴教授精彩的回答赢得同学们阵阵掌声。

    链接:

    吴义勤:男,汉族,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生。江苏海安人。现为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主编、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博物馆学会文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曾任山东师范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全力以赴 一起精彩
  • 中小学生跳绳公开赛暨校园体育节活力启幕
  • 硬核守护!湛江公安筑牢全运安全“平安底色”
  • “粤车南下”正式实施 大湾区互联互通再进一步
  • 15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国信1号2-2”在青岛交付
  • 激烈比拼 激情助威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