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材产业撑起石岭经济的脊梁。 郑岚岚 /摄
石岭镇地处廉江腹地,林业资源丰富。近年来,林产品加工业飞速发展,催生木材特色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木材专业镇。去年,该镇7家规模以上木业企业总产值超7亿元。
为了做大做优木业经济蛋糕,石岭镇大手笔在沙塘规划万亩木业制造专业园,其中一期800亩,将在明年建成投产。目前,已有木业龙头企业有意向进驻。当地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专业园将是当地经济的有力引擎,助推石岭成为粤西首个税收破亿之镇。
专业园为专业镇注入动力
石岭镇林业资源丰富,石岭镇现有林地加上雷州林业局、石岭林场林木,林地总面积可达14.2万亩,4年可产木397.6万方。此外,石岭镇周边的林地面积也有75万亩,4年可产木2100万方。
丰富的林业资源,令石岭成“兵家必争之地”,一个小镇竟云集年产值亿元以上木材企业3家,林产品加工的生产厂家40家。去年,林产品加工业产值达7.07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值56.7%;全镇税收4500万元,其中林产品加工业税收达3500万元,占全镇税收81.4%,林产品加工业已成为石岭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石岭镇委镇政府将林产品加工业作为优先发展产业,在地木材专业镇中创新设立木业专业园,大手笔地在沙塘一带规划出万亩木业专业园,为木材专业镇注入动力。
“木业专业园占地800多亩,年产值2.7亿的昌发家具公司等龙头企业有意向进驻。目前,木业专业园已经动工,计划今年年底建成,明年投产后税收可增加30%,提升至8500万元左右。”石岭镇副镇长梁柱透露,若发展顺利的话,税收将在2年内突破亿元,在粤西众镇中率先实现税收超亿元。
磁场效应日渐显露
首个入园的昌发家具公司是何方神圣?记者深入了解到,其经营家具近20年,产品大多出口,远销中东、东南亚等地,仅去年就纳税1900万元,是石岭镇林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亦是石岭乃至廉江的纳税大户。原本,其计划增资扩产,石岭镇政府筹建的木业专业园,给它带来及时雨。
“我们已经做好入园的相关工作,估计明年专业园内的厂房可建成。”公司有关负责人林李发表示,公司将分两期进驻专业园,其中第一期投入2000万元。投产后,园内的厂年产值可达3亿元,上缴利税也相应增加。
林李发认为,木业专业园为当地林产品加工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他信心满满地说:“入园后我们公司将形成‘前店后厂’的发展模式,届时我们将增建一个压板厂,改变当前压板依赖外购的局面,同时,园内厂房会逐步推广半机械化生产,提高科技及管理水平,破解用工难题。此外,我们还会改变过去完全依赖出口的发展战略,着手开拓国内市场,并在园内兴建一座两层的大型家具展销交易中心,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对国内外商家、市民开放,构建一条较为完整的木业产业链。”
梁柱表示,木业专业园建成后,将是助推石岭镇域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进一步提高林木加工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提升林产品加工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科技创新力。在木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木业专业园的磁场效益越发强大,目前已有不少企业主前来考察。
石岭镇另一林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中外合资、总投资达4.5亿的华森木业公司,位于沙塘木业专业园附近。该公司副总经理黄道贤表示,目前,华森正紧跟市场形势,进行技术革新与转型升级,近期正在石角镇开设分厂和原料中转地。
保障木业“蛋糕”做大做优
木业专业园给当地的林产品加工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企业扩产需要更多的原材料,如何填饱企业的“胃口”,成了石岭镇的新课题。
记者从中了解到,原材料已成为制约企业的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该镇正联合林业部门进一步规范木材产业市场秩序,维护合法林产品加工企业利益,促进木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目前,石岭镇政府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调整产品结构,适当地寻找代替品,打造木业品牌。镇政府通过对企业家和科技人员的培训,引导其进行产学研合作,助力企业技术攻坚和升级。如昌发家具公司技改时,该镇就帮助他们向省经贸部门成功申请到30万技改资金。
此外,石岭镇十分注重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该镇经济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不少厂家均采用直付的方式支付薪金。镇政府正积极争取在木业专业园区内设置银行网点,为企业和员工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