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豪情满怀创大业,五年崛起看湛江”。湛江做大做优经济蛋糕、实现五年崛起亟待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全力投入。近期,市政府决定在全市民营经济领域实施“十百千”计划,即在全市数十个行业,发动数百名民营企业家投资超过千亿元,以支持民营企业在湛江投资创业,发展壮大。这也由此掀起了本地金融全力支持民企做大做强的高潮,其中尤以广东伟信为龙头的一批实力担保机构率先谋动,融资发力。
❶信贷收紧民企融资呼声渐高
占据湛江经济总量46%的民营经济在今年严峻的融资形势下,再一次感受到了“钱荒”的切肤之痛。房地产行业首当其冲。
湛江一金融机构专门负责服务房地产行业项目贷款的客户经理李先生皱着眉头告诉记者,“上报上一级分行的本地房地产项目贷款已经搁浅四个多月了,依然没有回音。”与此同时,由此引发的其上下游产业诸如建材、装修、家具等行业也出现了资金偏紧、市场偏淡的迹象。
而来自辖区内部分金融机构反馈回来的消息显示,7月份,多家金融机构新增贷款投放比例降至历史冰点。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间融资却在这样的背景下变得异常活跃起来。
市场不乏有求“钱”若渴的老板开出高息融资,但在调查中,更多的民间融资借贷利率还是被行业的潜规则控制在月息2分附近,借贷规模也不大。
不过,这在经济专家的眼里,已经是资金缺乏安全保障的临界点了。广东海洋大学一位长期从事资本市场研究的教授表示,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企业之间禁止私相借贷,公民参与的借贷最高利率不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超过者不予保护。该教授测算了一下,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执行的五年期贷款利率,其年利率为7.05%,月息则为0.5875%,也就是说按照国家政策保护的上限,借贷利率可以达到月息2.34%。“超过2.34%,可以认为资金已经游离于国家政策保护之外。”
一方面,面向金融机构的融资因国家货币政策的调控显得异常艰难,另一方面民间融资在突破国家政策保护的利率范围之外不能受到保护,对我市民营企业而言,融资难,再次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阻滞其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
要五年崛起,要经济发展,湛江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2011年湛江市首届中小企业服务日暨湛江市首届投融资峰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对迫切需要后发崛起的湛江来讲,未来经济能否成功突围和转型,主要是看金融对全市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和效能,金融能不能有更大作为的创新和发展,让服务本土企业的融资渠道和资金来源都变的更加丰富,尤其是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够提供一个非常好的融资平台和融资市场。
❷融资担保率先谋动增资扩股强筋壮骨
虽然,货币政策的收紧为民间融资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但民间借贷所潜藏的风险也是不言而喻的。如若实体企业因无法消化高企的财务成本而倒闭,那么预期中的高利息回报必然沦为“无本之木”。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我市金融主管部门主动作为,担保机构率先谋动,提前介入,从2010年开始,便在辖区内开始了一轮以担保公司为主体的增资扩股工作,进一步鼓励并引导民间投资在法律许可的框架内运行,同时规模提升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能力。
在市金融工作局,何泳局长给记者出示了2010年10月广东省出台的《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其中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业务范围进行了清晰详实的要求和规定。根据实施细则,经批准设立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在公司名称中冠以“融资担保”字样,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不得在名称中使用“融资担保”字样,而湛江本地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其注册资本应充实到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的标准。
自此,一轮以规范整顿、扩充实力为目的的湛江融资担保机构的增资扩股工作按省的“实施细则”有序地开展,并获得审核批准。
广东伟信融资担保投资有限公司率先谋动。作为湛江本土首家担保公司,伟信用实力和多年的诚信经营牢牢占据了湛江担保行业的龙头位置。2005年,公司刚刚成立时注册资本金为3000万元,之后经历三次注资,注册资本金扩充了10倍,达到3亿元,如今再次扩充实力,在今年7月,经省审核批准,注册资本金达到3.6亿元,并将公司名称正式冠以“广东伟信融资担保投资有限公司”,其旗下的伟信小额贷款公司也顺势而为,注册资本金增至1.5亿元。目前,广东伟信已经累计为全市3000多户中小企业贷款担保60多亿元。
其他担保公司也相继开始增资扩股。到今年7月底,历经一年左右的时间,全市共有16家融资担保公司和1家分公司通过了广东省融资性担保公司规范整顿审核验收工作组会议审核验收合格。16家融资性担保公司的注册资本总额为184770万元,2011年1-6月累计担保户数为921户,累计担保金额203344万元,其中融资性担保业务为202081万元,非融资性担保业务为1263万元,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为270651万元。至此,全市融资担保行业的担保实力进一步得到提升,融资担保行业从事的业务范围得到进一步清晰界定,同时对非融资性担保公司也进行了有效甄别。
何泳说,这一轮以广东伟信为龙头的担保行业增资扩股工作,对规范民间融资行为将产生深远意义和重大影响。尤其是对那些打着担保公司的名字,却干着发放贷款行为的公司,工商部门、公安部门将介入调查,予以取缔,同时对提升湛江既有融资担保规模又有实力的机构也将起到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❸创新模式丰富渠道银担合作开辟空间
毋庸置疑,增资扩股后的融资担保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融资担保机构的实力,从而更加有力地支持小企业、微型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尤其是近两年,伴随着湛江融资担保行业的异军突起,以伟信为龙头的一批实力融资担保机构,因其经营灵活、手续简便,既能为充裕的民间资本找到出路,又能为广大中小企业甚至是微企业缓解资金的“燃眉之急”,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一支新兴的融资中介生力军。然而,在国家新增信贷规模收紧的融资形势下,融资担保公司的经营规模与融资能力与时下中小企业庞大的资金需求以及充裕的民间资金相比,还有相当距离。
“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要支持本地有实力的融资担保机构做大做强,还要不断对担保业务进行金融创新,创造出更多机制健全、经营灵活、贴近市场的融资担保产品和融资渠道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市金融工作局局长何泳表示,我市成立了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专门设定对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予以奖励。在此基础上,为提高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我市近日又出台了《湛江市促进金融业发展奖励办法》,其中明确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银行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机构给予奖励。何泳说,温总理近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也将对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目前面临的融资难问题给与一个建设性的突破。
目前,在我市融资产品创新上,广东伟信的创新步伐也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同行的前列,其与工商银行合作开发的“银信通”, 以牡丹信用卡为载体、伟信担保、工行审批、授信额度可循环使用的融资成本低的金融产品。尤其适用于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解决临时资金周转困难,节约资金成本。据悉,该产品推出以来,获得市场高度认可,800多人开户,总担保额达到3.8亿多元。而在今年,经过严格的第三方评级和考核,广东省融资再担保有限公司与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签约共同确认广东伟信融资担保投资有限公司为建设银行和省再担保公司合作开展机构再担保业务的合作担保机构,并给予伟信融资担保公司专项授信额度2亿元,这又成为粤西地区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与省融资再担保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并取得授信的专业融资担保机构。
而在融资渠道的突破上,本地金融界结合异地的实际操作,也萌发了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创新融资模式的想法。湛江师范学院商学院王教授表示,相对于传统融资方式,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有利于中小企业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优化企业融资期限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树立企业品牌优势,引导企业规范经营的优势。
王教授说,在现有的金融生态环境下,货币从紧政策显然为湛江融资担保业迎来了发展改革的春天。如何把握机遇,借势发展,防控风险,有效监管,是需要全社会认真考量的。应该说,湛江融资发力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