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工作
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简单明了、入心入脑”的社会宣传,主要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以及实施“工业立市、港口兴市、生态建市”发展战略,做大做优经济“蛋糕”,实现五年崛起看湛江等重大主题,加大舆论引导,形成正面舆论强势。在对外宣传方面,坚持“正面形象,为我所用,传播乡情,凝聚力量,展示亮点,塑造形象”的工作思路,努力构建对外宣传格局,宣传湛江的良好形象。在媒体管理上,创新管理手段,实施“三三制策划”原则、“五美五不报”制度和“正确处理三个关系”的要求。在网络建设与管理方面,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大力清理互联网、手机有害信息,仅2010年就删除有害信息20万条。2004年起,创办“图读湛江”栏目,抢占网络“话语权”。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做好应急新闻报道工作。
文化艺术工作
围绕“提升实力,保障权益,打造中心,彰显特色”目标,建设文化强市、文化湛江。从2009年开始,开展了湛江主流文化定位大讨论,提出了“雷文化”、“雷州文化”、“高雷文化”等一系列概念。“雷州文化”作为区域文化被写入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的文件,今年又得到汪洋书记的充分肯定。抓好市区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目前,我市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下一步将加紧建设文化艺术中心、歌剧院、主题文化公园、城市中心广场、海洋博物馆、新闻大厦等标志性设施。
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如今,“南粤锦绣工程”已建成基层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乡镇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在全市建成7个分中心和3个基层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在市内50户以上的村庄已通;“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实现每月每村放一场电影;“广场文化活动”每周在赤坎、霞山开心广场各上演一场,被评为“广东十佳文化广场”。
保护、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工作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前,我市有非遗项目国家级7项、省级16项,市级32项。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围绕雷州换鼓、湛江民间艺术等课题加强研究,编辑出版了《湛江民间艺术志》、《湛江古迹》、《湛江非物质文化遗产》、《雷州石狗》、《雷州半岛古民居》等书籍。在文艺创作上,举“两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促“四艺”(艺术创作、艺术研究、艺术团队、艺术教育)。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目前,广电的台网分离已完成,正在着手进行县级的改革。市新华书店、市电影公司的转企改制,内部改革、职工安置方案已获职代会通过。
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工作
去年,湛江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市新华书店年经营收入均超过亿元。这三家单位的经营收入在粤西三市中遥遥领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