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反季节香蕉为何不吃香

2011-10-24 09:19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赖寒霜

 
徐闻蕉农把一车车香蕉送到收购点

近日,徐闻香蕉入选“岭南十大佳果”,然而香蕉的种植却波涛翻滚,步步惊心。9月底强台风“纳沙”掠过我市,全市40多万亩的香蕉惨遭蹂躏,大部分香蕉被拦腰折断,广大蕉农纷纷斩树重种,但他们心中感到迷茫:香蕉产期约一年,现在种下明年一样逃不开台风期,种反季节香蕉嘛,虽然可避开台风,但价钱近几年价格走低,已经没有以前货少价涨的现象,我们蕉农怎么办?

困局:

反季节香蕉接连亏本

香蕉作为热带亚热带水果,海南、湛江、云南、珠三角及广西部分广泛种植,一直是经济效益比较明显的水果,尤其是海南、雷州半岛及云南南部地区,已发展成规模化。我市广大果农十分热衷于发展香蕉,徐闻是国内最大的香蕉种植基地之一,目前已有25万多亩,许多农民靠香蕉走向脱贫致富,尤其是本世纪初期全县大力推行反季节香蕉,利用了“人无我有”,抢占了时机,货畅其流,很多农民赚得盆满钵满。近日,徐闻香蕉入选“岭南十大佳果”,名声在外。

徐闻县南山镇种蕉大户周立才的300亩香蕉基地位于大水桥旁边,上个月底强台风“纳沙”袭击后,就要上市的200多亩蕉全部被拦腰折断。记者当时在现场见到,周立才带领工人在清理一片狼籍的蕉园。他无奈地说,损失惨重,要清理园地重新种植,夺回损失,可心里不踏实:现在就下苗嘛,明年如有台风又逃不过,等到明年三五月再种植,发展反季节香蕉嘛,近几年反季节蕉价格低迷,一样不吃香。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市场调查后,找到全国种蕉淡季,再决定了。

连日来记者走访徐闻各大香蕉收购市场了解到,目前,当地香蕉收购价已从清明节前后的每斤三四毛钱升至1元多。收购商说,现在的蕉价农民还有得赚,但今年反季节蕉几乎是“全军覆灭”,三到六月都是两毛至五毛钱一斤,成本都拿不回来,这是历年来蕉价最低迷持续时间也最长的一次,农民亏本,收购中介也没有赚头。

龙塘镇蕉农郑鑫种了10多年的香蕉,一提起今年初的蕉价,他都心寒:“今年蕉价让人捏着一把汗,春节期间是两三元1斤,到了清明节前后的反季节香蕉上市时,变成两三毛1斤,收购价狂跌,满园的香蕉就像‘嘴里的鸡肋’,收也不行,丢也不能,蕉农如坐过山车般饱受‘折腾’——近两年我所种的10多亩反季节蕉都是亏本。”

郑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承包的土地价格近年来不断上涨,化肥价也上涨,以及人工费用,香蕉生产成本升至每斤5毛左右,如果收购价低于每公斤1元,蕉农就直接亏损。蕉农本想种反季节蕉卖高价,可这种现象已经不存在了,想也想不明白。

原因:

反季节香蕉优势空间消失

为何农民一直赚钱的反季节香蕉现在没效益了呢?记者走访了有关部门及专家。

徐闻县农业局副局长、农艺师何国彬说,香蕉是热带水果,虽然在珠三角、广西等亚热带地区也可种植,但必须是今年夏季种明年八九月收。徐闻基本上是热带地区,肥沃的红土壤十分适合发展香蕉水果,一年四季可种植。本世纪初徐闻香蕉率先全国发展起来时,大部分蕉农都种植反季节香蕉,这样避开了广西、珠三角等地的国内香蕉集中上市的时期,反其道而行,结果做到人无我有,抢占了市场时机,冬春季节上市的徐闻香蕉大都有市有价,很多蕉农都赚到笑。可后来云南等地香蕉产业也发展起来,利用当地的光热条件,也大力发展反季节蕉,达几十万亩,同样的市场,同样的发展方式,自然在同一时期收果上市,变成丰收伤农,再加上国内水果同期大量上市,市场果价跌宕起伏,农民种反季节香蕉难有赚头。

市农业专家李存延说,湛江的香蕉近10年发展相当快,目前已有五六十万亩,前几年农民赚到钱,其得益于大力发展反季节蕉。但近几年情况变化了,国内香蕉主要产地主要集中在海南、湛江和云南南部,占了国内香蕉产量的绝大多数,而这些地区都基本上都是一年四季可种香蕉,近几年一样看好反季节,着力发展反季节蕉。这样,反季节的有利时期变成“不利”,本地蕉抢占市场的先机消失了,反季节香蕉种植的有利空间也渐消失,价格起起落落。时机变化了,市场也变化了,湛江香蕉产业又回到与全国同一起跑线上,农民凭经验种蕉已过时,该好好反思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湛江千村达人小红书培训暨“大V看湛江 精彩百千万”活动举行
  • 湛江“百千万工程”现场推进会走进霞山经开区赤坎
  • 陪餐“小细节”守护校园“大安全”
  • 湛江市中小学人工智能“名师课堂”活动启动
  • “点亮梦想”公益助学活动在廉江市青平镇窝铺小学举办
  • 夜行东海岛 看工业“星河”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