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江河唇上村“开心农场”蔬菜种植基地,农户正在白菜地里除草。 记者 刘稳 丁乐平 特约通讯员 詹岗琳 摄
一条新修的大马路直通入村,新潮的小洋楼一幢幢拔地而起,村容村貌焕然一新,124户贫困户中49户“摘帽”,脱贫率高达40%。廉江河唇镇上村村的“有责任扶贫”模式走出“扶贫双到”新路子,实现了“多赢”的局面:不仅让医院员工和病人都吃上了放心菜,村委会有了集体经济来源,贫困农民也富了腰包。
新鲜事:偏远山村办起
了“开心农场”
走进“开心农场”,一畦畦青翠肥嫩的小白菜长势正茂,一藤藤翡翠凉瓜垂吊在绿蔓上随风飘荡,放眼望去尽是片片绿油油的蔬菜,转瞬之间缕缕田园风情映入眼帘。清新的空气混合着泥土的芳香,田间“茁壮成长”的数十类蔬菜瓜果与田畔潺潺流动的小溪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意境浓郁的农家田园诗画,掩映在青山碧水之中。
这是廉江市河唇镇上村村的一角,一个被城市人戏称为现实版“开心农场”的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同时也是廉江市人民医院扶贫开发的帮扶点。由于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周围群山环绕,上村农民耕种面积人均不足1亩。全村以分散种植、养殖为主,有124户近500人年人均纯收入在1500元以下。近年来,通过城乡党建与扶贫开发的有机结合,目前,已有49户贫困户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而其他贫困户的经济收入也在不断提高。
记者在蔬菜基地见到了正在给小白菜除草、施肥的刘菊花和杨三妹。2008年以前,刘菊花一直赋闲在家,全家的收入仅靠丈夫微薄的务工收入。“现在日子过得宽裕多了,我每个月都有1300块的稳定收入,两个孩子读书的学费有了保障了。”刘菊花说。而另外一个农户杨三妹则说,来基地种地不仅让自己有了稳定的收入,也长了见识。这还得感谢医院邀请了高州农校的农技师对村民进行了技术培训,讲授了水果、马铃薯、北运菜种植、淡水养殖和水稻病虫灾害防治等农业实用技术。
办基地:蔬菜优先供应
医院食堂
从2008年至今,廉江市人民医院与上村村委会实行结对帮扶,投入河唇上村扶贫项目资金共计140多万元。其中,投资15万多元创建近20亩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全部承包给该村的贫困户种植。生产出来的蔬菜按高于市场的价格优先供应医院食堂,剩余部分则供应市场。
蔬菜基地的责任承包人上村村民罗奎,在记者一行抵达上村村时,刚刚给医院食堂送去500多斤新鲜蔬菜回到村子。“今天天气好,送菜很顺利。”罗奎一边收拾一边跟记者搭话,“早上5点就和雇工们一起下地摘菜去了,整完了7点多钟,送到医院饭堂也就八点多,还来得及做早饭。”500多斤蔬菜整整装满了一辆小货车,豆角、凉瓜、玉米、小白菜、葱、萝卜、苋菜、丝瓜等琳琅满目,样样都是时令菜。近来,罗奎每周都要开车送上两三次蔬菜瓜果到医院的饭堂,每次都是四五百斤的量。“现在豆角1块5一斤,价格比较好,小白菜的价格也还行。送一次菜能收好几百块。”罗奎喜滋滋地说。他每次送菜所得收入的3%要上缴给村委会,医院还得从中抵扣10%的前期投入,剩下的就归他所有。在上村,罗奎请了村中的3个贫困户来干农活,每个月发给雇工每人1300元。“种子都是由医院提供的,施肥用的是农家有机肥,省了买化肥的钱。搞蔬菜基地时就签了协议不准用农药,这也可以节省很多。所以我自己的投入基本上就只是请了几个劳动力来干活。除去这些,每年的纯收入也有3万多块。没承包蔬菜基地之前,我全家的收入就靠种自家的那几亩地,每年收入不到1万块。”
截至上月底,上村蔬菜基地已产出蔬菜近20万斤,经济收入达20多万元,贫困户纯收入近5万元。
“滚雪球”:“有责任”帮
扶模式不断创新
蔬菜基地的成功,让医院和贫困户都尝到了甜头。今年年初,廉江市人民医院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投入80多万元增加开发占地20多亩的生态渔场基地,投放鱼苗5万尾;30亩的花木水果基地,种植花木、果树、杂粮各10亩;规模300只的兔肉养殖基地;规模可达800头的山岭牧羊基地,还建羊舍400平方米,前期已养殖优良种羊300只;以及新开发悠闲茶庄基地。
廉江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李树裕告诉记者,这几大项目续投产后,可使年总收入超90万元,每年可为上村带来4.8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而贫困户则可获得8万多元的收入。上村村委会主任罗国章说,以前村委会没有任何集体收入,村干部每次开会时连一杯水都难喝上。现在好了,办公经费有了充足的保障,而且村里还建起了篮球场。平时还有经费组织拔河、春节晚会等活动。
“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蔬菜基地的经营运作模式成功了,就将其推广到更多的领域去创造更大的价值。”廉江市人民医院院长杨柳明如是说。“同时,医院派9个党支部分别挂点组织建设和管理六大项目,我们不仅要让农民富裕一时,而且要让他们的腰包可持续地富裕。”
党员帮扶:白衣天使牵
手贫困户
自医院采取“一对一”结对帮扶方式以来, 10个支部的303名党员干部,就以支部为单位,每个支部负责12户进行帮扶,然后再由支部将帮扶责任落实到人。同时,明确每位挂点的支部党员每月不少于到村到户2次。
廉江市人民医院党总支副书记李仁强说,医院党总支定期组织党员到基地开展“党员义务劳动日”活动,与村民一起耕种,一起放羊、养鱼,体验田园生活的恬静与怡然之乐。此外,医院党总支还根据该村的情况,多次开展送医、送药、送党课、送温暖、送文化的“五送”活动。2010年至今,医院党组织到该村开展活动10余次,参与活动党员达500多人次,接诊群众3200多人次,赠送药品达8万多元,慰问困难党员群众28人次。
村民们进城看病不容易,医院党总支结合“健康扶贫”工程,开展“白衣天使牵手贫困户,城乡党员互帮互助促和谐”活动,对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免去医疗报销外的所有医药费用。目前,已帮扶贫困户4人,共免去医药费用2万多元。
自从搞了这些项目,一些年老的村民就盼望人民医院的医生能经常到村里来摘菜。有的时候,党员医生隔了两周没有去上村,村里的老人就向村长询问医生们几时会到村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