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市文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人专访

2011-11-01 23:54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郭丹 黎明

    一纸倡议,应者如云。

    当越来越多的网吧响应倡议把湛江新闻网设置为主页,当越来越多的网友逐渐养成浏览本地资讯的习惯,当越来越多的网络呼声聚集在“五年崛起”的号角声中……我们看到了湛江本地主流网络媒体当仁不让擎起网络文化建设大旗的一次精彩亮相。

    “这是我市宣传文化战线提升虚拟社会管理服务水平的一次积极实践。”这是市文广新局局长李更盛对我市474家网吧响应倡议,把湛江新闻网设为上网首页这一举措的看法。

    这一行动,是在大众麦克风时代实践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缩影。

    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化湛江、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创新社会管理、提升虚拟社会管理水平等带着滚烫现实热度的词汇、语句,成为当前湛江发展的新关键词。如何借助网络创新社会管理、如何在虚拟社会加强文化建设已成为从决策者到大众都关注的热点。因为,五年崛起是经济“蛋糕”的不断做大做优的进程,是社会建设阔步前行的进程,同样也是提升虚拟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进程。

    市委九届十四次全会报告提到,“网络虚拟社会的出现,既给社会增添了空前的活力,又对社会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大力培育网络中的建设性力量,扶持建设有责任感的网站,引导网民客观理性地发表意见。各地各部门要适应、熟悉信息化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研究、判别、引导,及时发现、掌握、处置网上敏感热点舆情,及时指导、监督处理有害信息,抢占网络空间‘话语权’,努力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近年来,湛江网络文化迅猛发展,本土网络媒体发展较早、人气较旺,有综合性网站,也有专业网站,有的以提供时政信息为主,有的主要提供生活休闲资讯,有的以互动交流为主,可谓百花齐放。作为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行业管理部门,市文广新局在网络管理、建设和服务等方面已做出诸多尝试和探索。李更盛介绍道,管理虚拟社会、建设网络文化是个大而新的课题,一方面要支持搞好网络建设,宣传、传播、推介优秀文化,扶持一些优秀本土网站发展壮大,打造网络文化主流;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监管,多部门联合对低俗淫秽、虚假、侵犯知识产权的网络信息和文化内容进行封堵打击,净化网络环境。

    从管理的角度讲,先进文化具备的道德规范作用,能为社会管理构筑坚强的道德支撑,先进的网络文化同样具有这样的威力。在信息纷繁芜杂的虚拟社会,失去监管的网络就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可能产生不可预估的危害。而以宣传主流文化、传播权威信息、荟萃本地生活资讯为主的湛江新闻网为代表的本土主流网络,正好可以承担起虚拟社会“良币驱逐劣币”的重任,能潜移默化影响网民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值得探索、值得期待。

    不光是管理,更是服务。网民是虚拟社会的参与者,同样也是现实中的湛江建设者,引导更多的上网人士登陆本地网站关注和知晓湛江发展,进行互动交流、进言献策,为大家开辟了网络问政的渠道。大量的便民服务信息、开放的互动交流空间,也让湛江新闻网等成为虚拟社会的服务提供者。同时,本地的网络媒体承担着传播、推介本地文化的责任,能让广大网民尤其是年青一代湛江人,更加熟知、热爱湛江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

    李更盛表示,“打造文化湛江,推动湛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文化单位不可推卸的责任。希望湛江新闻网越办越好,成为网民了解湛江、热爱湛江的一扇窗户,成为挖掘湛江文化内涵、提升老百姓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一个平台。”

    市委九届十三次全会提出了打造文化湛江的战略目标,在前不久召开的会议上,市委书记刘小华提出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兴起文化建设高潮,推动湛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可以预期,在打造文化湛江的进程中,湛江将会有更多新动作、新创举。我们也期望更多的本土网络媒体,成为推动湛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力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激烈比拼 激情助威
  • “湛江湾1号”公众开放日再加场!
  • 中法画家携手描绘“鲜美湛江”
  • 萌娃看全运,散打擂台边的别样亲子课
  • 湛江开展 “绿色办赛十五运 垃圾分类我先行”宣传活动
  • 龙争虎斗 八方武杰会港城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