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广交会上,湛江创新型家用电器受欢迎。图为造型似樱花的樱花锅颜色俏丽,还有自动伸缩的电线,方便省事。
欧债危机持续升级、美国经济复苏乏力、人民币汇率升值……今年的中小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记者日前采访第110届广交会时了解到,身陷内忧外患的中小企业纷纷谋求“突围”。然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欲“突围”需要大笔资金投入,“融资难”成为套在企业头上的 “紧箍咒”。
企业转型升级亟待“解渴”
在当前外围环境无法预料,人力成本上升之际,湛江家电这种劳动密集、利润微薄的企业更是首当其冲,虽然本届广交会上的订单相应也有了一些涨价,但是仍然无法抵消多重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在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转型升级显得更加迫切,通过科技创新、自主品牌、开辟新兴市场、多元发展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成为共识。
转型升级是企业的突围之路。但是,转型需要的资金又成为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有企业算过一笔帐:“装备的投入、研发上的资金,占整个资金总量的90%;企业的升级至少要三年期以上的资金,转型最少要五年期的资金,这个还不算研发的投入。”如果不能解决长期的资金问题,升级转型只是纸上谈兵,或者事倍功半,甚至半途而废,正如东莞一位电池企业老板所言:“转型升级就像一艘大船在掉头,水不够深就很容易搁浅,这里起关键作用的水,那就是资金。”
记者采访多家湛江家电企业时了解到,由于今年以来原材料和生产资料的上涨,本来就微薄的利润受到挤兑,企业生存更加艰难。更让企业感到困扰的是,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国内劳动力成本的涨幅超过了原材料的涨幅。多家家电企业表示,今年以来劳动力成本增加了10%-15%,以专业生产电热水壶的湛江龙力集团为例,为了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多次高薪从珠三角聘请熟练技工和高层管理人才,“虽然薪水不错,但仍很难请到人,毕竟,湛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界成熟度、规模和发展前景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龙力集团总经理龙贤庄说。
企业发展陷“融资难”困境
据全国工商联日前调查数据显示,受访中小企业中90%贷款遇困,浙江有80%的小企业完全依赖于民间借贷,在中国改革开放标杆性城市、有着众多中小企业聚集的深圳,有70%的企业融资困难。
资金是制约升级转型的重要因素,但记者采访时发现,湛江多家家电企业表示由于当前的市场环境不容乐观,加上融资难和融资成本高,企业现阶段主要依靠自身的资金积累“保守”发展,不敢有太大的融资打算。
湛江中小企业信用融资促进会秘书长王红容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当前我市的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据一份对全市100家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有70%的受访者反映融资环境进一步恶化,资金紧张、融资难的问题难以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2009年以来,国内通货膨胀现象严重,2010年开始央行连续几次加息,另外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致使本来就处于不利地位的中小企业,面临更加严重的资金问题。有学者认为,中小企业目前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2008年最大的问题是融资难,2009年是全球金融危机,2010年是用工荒,而今年则是多种不利因素的叠加,经济学家更是用钱荒、人荒、电荒、高成本、高税收这“三高两荒”来概括中小企业现在面临的困境。
“中小企业尤其是外贸型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 湛江一家商业银行信贷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银行贷款的程序严格,门槛高,而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实力不强,信用度不高,缺乏充足的抵押物,被银行拒之门外,这几年,湛江各商业银行的钱流主要集中在房地产。
有一份数据表明: 2010年底我市各项存款余额1556亿,贷款余额714.4亿元,存贷比仅为45.91%,2011年6月底存贷比为46.82%,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虽然随着银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针对中小企业的新产品不断推出,但全市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的份额却非常少,相当部分民营企业因流动资金短缺进一步扩大生产的能力受到制约,产品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银行融资无门,而民间融资又存在成本过高和渠道狭窄等问题。据了解,目前我市仅有两家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比例很小,债务融资金融创新不足,虽然我市目前已有16家民营融资担保公司和7家小额贷款公司,但由于担保和贷款基金总量偏小,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民营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而与此同时,各种民间渠道的融资成本也水涨船高,调研发现,民间融资的月利率在2%(含)以内的占39%,2%~5%占45%,5%~10%占9%,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月利率的占7%。
记者观察
扶持企业成长 政府仍需给力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资金问题,让民营经济在做大做优经济“蛋糕”中发挥更大更强的作用?在民营经济面对种种困难的今天,政府和社会该有何作为,力促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王红容表示,摆在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面前的诸多难题,有一些是必须通过企业自身去克服和解决的,但除了自身与努力,还需要政府更多的关注与扶持。其提供的一份 “企业希望得到政府哪方面支持”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75%的被访者选择了“优化企业融资渠道”,62%的被访者选择“提供资金支持”,53%希望“减税”,30%希望“开拓更多与政府沟通渠道”,20%选择“提供相关技术培训”,10%选择“提供技术支持”。 有企业认为,在企业转型升级这项浩大的系统工程中,政府应该致力营造转型与升级的环境,包括公平竞争的环境和产业发展良好预期的环境。
为了解决企业融资难,2010年12月13日,我市颁发了《中共湛江市委、湛江市人民政府贯彻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水平意见的实施意见》(湛发[2010]15号),实施创业促发展和创新促升级等两大战略,着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鼓励民营企业创业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和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强化对民营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提升服务水平,并通过多种方式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近期,市政府决定在全市民营经济领域实施“十百千”计划,即在全市数十个行业,发动数百名民营企业家投资超过千亿元,以支持民营企业在湛江投资创业,发展壮大。这也由此掀起了本地金融全力支持民企做大做强的高潮。
今年以来,有关“企业倒闭潮”的报道多了起来,而温洲企业资金链断裂问题更使企业融资难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可喜的是,近期不断传出来自政府高层的利好消息:国务院已出台9大措施支持小型企业脱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交会开幕期间透露将“很快就会出台落实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36条’的细则。”11月1日,有关税收、财政、金融等方面扶持中小企业的新措施已经出台,帮助企业共渡难关。